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05:44
  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都离不开农村的人力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也相应提升。但是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仍然明显。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到底怎么样?城乡差异情况又如何?形成城乡差异的动因如何?该怎么应对?为回答这几个问题,文章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人口受教育水平指标;对比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城市人口存在近30年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15年的差距。约束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例如城镇化进程、农业行业工资水平差异、城乡收入差异等。据此并结合文献调研情况,该文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以此促进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文章来源】: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0,(03)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较研究


2007—2017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

学生,成人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经费投入


1998—2017年部分学历教育毕业学生数

职业技术培训,成人培训,农村,学生


图2 1998—2017年部分学历教育毕业学生数农林牧渔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也呈大幅改善和提升趋势,其中高等教育学历人员“从无到有”。1990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中“未上过学”“小学”人员比例分别为22.25%和45.10%,2017年该比例分别降至6.49%和38.15%。同期,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中高等教育人员比例可以说算是“从无到有”,1990年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人员比例为0.04%和0.01%,2017年“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0.52%、0.18%和0.02%(图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研究[J]. 吴建霞.  学理论. 2016(06)
[2]农村优生优育优教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焦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05)
[3]中国劳动人口素质红利与经济增长[J]. 李群.  社会科学家. 2016(01)
[4]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对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J]. 彭静.  世界农业. 2015(10)
[5]安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马芒,吴石英.  理论建设. 2015(02)
[6]论农民工在城市的继续社会化[J]. 杨靖,张燕,廖志江.  农业网络信息. 2015(03)
[7]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J]. 尤惠卿.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07)
[8]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素质问题研究[J]. 马芒,杨世英.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23)
[9]人口文化素质对人口数量安全和结构安全的影响[J]. 米红,李晶.  人口学刊. 2009(05)
[10]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J]. 杨科.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4)



本文编号:3618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618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