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高中生学业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干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2:12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学业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干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小学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扰和烦恼,其中学习倦怠是中小学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而在众多研究内部影响因素研究者研究中,发现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比较突出,笔者在任教学校进行学习倦怠现状调查研究,进而结合教学实践中提出并且实施了干预策略。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高中三个年级为对象,进行高中生学业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干预策略研究。 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高中生存在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年级、城乡的显著差异,其中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心理耗竭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2)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3)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和学业情绪的消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业情绪的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01),与消极低唤醒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4)消极低唤醒对学习倦怠有前测作用。 (5)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主要是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团体比赛、晚会等形式,围绕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倦怠各维度影响来进行。 (6)学习倦怠在实施干预策略前后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降低,其中人际关系的疏远改善最明显。
【关键词】:高中生 学习倦怠 干预策略 自我效能感 学业情绪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44;G635.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前言10
  • 2.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10-15
  • 2.1 学习倦怠的概念10-11
  • 2.2 学习倦怠的维度11-13
  • 2.3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13-15
  • 3.学业情绪的研究综述15-16
  • 3.1 学业情绪的研究概论15-16
  • 3.2 学业情绪的概念和维度16
  • 4.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16-17
  • 4.1 自我效能感的概论16-17
  • 4.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维度17
  • 5.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综述17-20
  • 5.1 学业情绪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17-18
  • 5.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18
  • 5.3 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18-20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20-23
  • 1.问题的提出20-21
  • 1.1 问题的提出2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20-21
  • 2.研究假设21-22
  • 2.1 研究内容21
  • 2.2 研究假设21-22
  • 3.独创及新颖之处22-23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23-47
  • 1.研究方法23-24
  • 1.1 研究方法23
  • 1.2 研究对象23
  • 1.3 研究工具23-24
  • 1.4 数据处理24
  • 2.研究结果24-38
  • 2.1 高中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24-36
  • 2.2 高中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36-37
  • 2.3 高中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多元回归分析37-38
  • 3.分析讨论38-43
  • 3.1 高中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8-43
  • 3.2 高中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相关分析43
  • 3.3 高中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回归分析43
  • 4.小结及建议43-47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高中生学习倦怠的辅导策略47-52
  • 1.高中生学习倦怠辅导干预方案47-49
  • 1.1 辅导目标47
  • 1.2 辅导的理念47
  • 1.3 辅导对象47
  • 1.4 辅导计划及安排47
  • 1.5 辅导实施过程47
  • 1.6 数据收集47-49
  • 2.辅导结果分析49-51
  • 2.1 实施干预策略前后的学习倦怠差异49
  • 2.2 实施干预策略前后的学业情绪差异49-50
  • 2.3 实施干预策略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差异50-51
  • 3.小结51-52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2-54
  • 1.结论52
  • 2.研究的不足52-53
  • 3.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60
  • 附录160-66
  • 附录2 辅导计划及安排66-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芳;;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干预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1期

2 徐想丽;;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1年12期

3 朱丽芳;谢倩;;论学业自我效能感[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4 董薇;;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特征[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2期

5 鲁梦薇;刘丽敏;;城镇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范金刚;门金泽;;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班级心理气氛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7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8 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李梦霞;;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10 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学业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干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72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