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在教育中的转换和生成
本文关键词:人生智慧在教育中的转换和生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西方思想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都是极富价值和智慧意味的。在当下这种全球化的语境下,旧的规则在不断变化,新的价值体系正在慢慢建立,而中西方人生智慧在教育中的转换和生成不仅能形成对社会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呼应,而且能有效地促进、提升新教育价值取向的生成。尤其是能把多元文化中积极的方法和中古优秀传统精神融合起来,更好的彰显了本国天人合一、和美天下的思想精髓,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提升本国的软实力。这使得探讨人生智慧在教育中的转换和生成是一个有意义并且值得追求的问题。本人拟以对中西方思想文化中人生智慧的了解,基于对中古优秀文化、生命本真、教育价值取向等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从个体、集体(学校)和社会(国家)三个方面着手,尝试性的探讨了人生智慧在教育中的转换和生成问题。 全文分为四部分: 引言部分阐述了自我成长和社会对教育现状的诸多不良反应,以及由此给出的批判性思考---教育的功利性、机器性难辞其咎,从而得出对本问题研究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针对本论题教育界已经存在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阐述了人生智慧是一种姿态、培养、实践,更是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笔者借助对中国古代哲学“虚静”“忘外”和西方现象学“悬隔”智慧的思考,指出个体如何做到暂时的放下或搁置,强调人生要以一种放下、审美或超越的姿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命、人生。并由此得出中西方人生智慧的一些相通点:体验性、价值性、反思性和超越性。最终得出一种迎合时代需求的具有人生智慧的教育价值取向;第二章笔者通过阐述个体经历生命体验、价值确立与实践反思后,会最终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来阐述人生智慧在自我成长中所存在的意义;第三章通过人生智慧作用教育教学中主体的价值取向来提升教育目的,阐述了人生智慧对教育价值的提升;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笔者从教育本真状态的敞开、教师自我智慧的生成、学生自我智慧的开启到最终的人生智慧的教学相长,阐释了人生智慧在教学中的养成。指出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师生双方无论是在精神、态度还是方法、技巧等各方面都要注入东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使充满人生智慧的教育教学注入教育的生命,从培养新生代开始,关注生命的发展,着眼本民族的利益。
【关键词】:中西方人生智慧 自我成长 教育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9
- 一、问题的提出10-13
- (一) 自我成长和社会对教育现状的反应10-12
- (二) 社会和个体对教育现状的批判性思考12-13
- 二、研究的意义13-14
- 三、研究的现状分析14-18
- (一) 有关中国人生智慧的研究14-16
- (二) 有关西方人生智慧的研究16-18
- 四、研究方法18-19
- (一) 文献分析法18
- (二) 比较研究法18-19
- 第一章 中西方关于人生智慧的论述19-26
- 第一节 人生智慧的内涵19-21
- 第二节 人生智慧的特点及表现21-23
- 第三节 教育价值对人生智慧的需求23-26
- 第二章 人生智慧对教育价值的提升26-31
- 第一节 体验生命成为可能26-28
- 第二节 价值方向成为可能28-29
- 第三节 自我反思成为可能29
- 第四节 提升自我成为可能29-31
- 第三章 自我成长中的人生智慧31-37
- 第一节 价值视界的转变31-33
- 第二节 心灵深处的自由33-34
- 第三节 人生境界的升华34-37
- 第四章 人生智慧在教学中的养成37-45
- 第一节 教育本真状态的敞开37-38
- 第二节 教师自身智慧的生成38-40
- 第三节 学生自我智慧的开启40-42
- 第四节 人生智慧的教学相长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世纲;;走向有效教学:基于适应与超越的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2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张学强;知识、方法与智慧——对王守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一种阐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邓晓芒;“爱智慧”辨义——《西方形而上学史》导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靖国平,张丽萍;论当代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靖国平;重构知识教学:一种交往价值的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唐德海;周西安;韦莉娜;;论教育目的的预设与生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王坤庆;;关于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论素质教育价值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红霞;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侯爱荣;基于绿色视角的大学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吴舸;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克勤;解读虚静[D];苏州大学;2006年
2 王文雯;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隐性”之美[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杜捷;黄庭坚“观韵”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人生智慧在教育中的转换和生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7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