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7-05-20 07:04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如果仅仅从躯体健康的角度看,处于青年中期,又是经过多次体检合格而入学的大学生确实身体比较健康。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群体,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由此观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迫在眉睫。深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乃合力作用之结果,本文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试图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正视思想政治教育之不足,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本文主体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述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研究的意义。在研究述评中初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关系,为后几章作好理论准备。 第二章,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首先从心理健康的概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三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然后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本章最后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本章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及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继而深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四个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本章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从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继而在本章最后针对四种类型特殊群体的心理诉求,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G4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13
- 1.1 研究现状述评11-12
- 1.2 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2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12-13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3-24
-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分析13-17
- 2.1.1 心理健康的概念13
- 2.1.2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13-15
- 2.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15-17
- 2.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17-19
- 2.2.1 入学适应中的心理问题17
- 2.2.2 校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17-18
- 2.2.3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18
- 2.2.4 求职就业中的心理问题18-19
- 2.2.5 恋爱和性方面的心理问题19
- 2.3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9-24
- 2.3.1 社会因素19-20
- 2.3.2 家庭因素20-21
- 2.3.3 学校因素21
- 2.3.4 个人因素21-24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24-34
- 3.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分析24-26
-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征24-25
- 3.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25-26
- 3.2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26-29
- 3.2.1 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26-27
- 3.2.2 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27
- 3.2.3 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27-28
- 3.2.4 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28-29
- 3.3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不足29-34
- 3.3.1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亟待加强29-30
- 3.3.2 教育内容亟需改善30
- 3.3.3 教育方法有待改进30-32
- 3.3.4 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32-34
-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34-46
- 4.1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34-36
- 4.1.1 坚持正确的学校舆论导向34
- 4.1.2 大力加强校风的建设34-35
- 4.1.3 积极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35-36
- 4.2 完善教育内容36-37
- 4.2.1 增强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性36
- 4.2.2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诉求36
- 4.2.3 做好大学生心理预防工作36-37
- 4.3 改进教育方法37-39
- 4.3.1 显性灌输与隐性灌输相结合37-38
- 4.3.2 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38-39
- 4.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39-41
- 4.4.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39-40
- 4.4.2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清自己的角色40
- 4.4.3 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队伍40-41
- 4.4.4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进取,锐意创新41
- 4.5 重视特殊大学生群体41-46
- 4.5.1 关注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1-42
- 4.5.2 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2-43
- 4.5.3 关怀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3-44
- 4.5.4 关爱“神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4-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勇 ,赵岑;“情感适应”训练——使新生适应高校生活[J];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01期
2 滕松艳;;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左晓林;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徐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5 赵冰洁,王秀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房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林钟敏;;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年03期
8 关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9 杨浩;;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4年04期
10 李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希;高校荣誉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8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