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内涵,以我院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并针对现有数字化建设系统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作者单位】: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字化校园 教育信息化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数字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引起了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就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支持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庆;;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2期
2 张静然;;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创新实践——专访扬州市教育局周应华副局长[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4期
3 高林柱;杨博慧;;高职院校数字化平台建设给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6期
4 吴畅渠;;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4期
5 张建明;;基于“多网合一”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9期
6 刘荣;;扬州市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巡礼[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2期
7 蒋玉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8年11期
8 赵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钟洪;刘奕秋;;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10 张静成;;高职院校中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梁辉;;金融危机对高职生心理的影响与对策[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杨维杰;;倡导人文关怀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蔚;教育信息化 没有终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6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9 王晓飞;2009十大教育信息化事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王珊 见习记者 鹿丽娟;教育信息化推进城关教育现代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10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志成;JD公司HG大学数字化校园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安胜;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陈国忠;盘锦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巍;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3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