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微机教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小学微机教室建设的几点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小学微机室建设是衡量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推进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和管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标准之一。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微机室的环境建设、设备配备、学生微机桌椅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能为中小学微机室建设提供一点借鉴,为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 烟台开发区教育局教学仪器站;烟台开发区初旺小学;
【关键词】: 微机室 教育技术 教育信息化 教育现代化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近13年来,中小学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力,陈晓,王劲林,李挺屹;嵌入式浏览器技术在VOD系统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03年06期
2 苏力,范红;网络窗口机制参数分析及通信流程的设计[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严荣华,韦力平,朱武,李建民,许礼林;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Office GIS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5期
4 周博;付厚奎;高齐;;基于FPGA的单向网络数据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年12期
5 张向钰;何君;;论计算机网络体系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6 牛书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简政,丁建英;对网络协议TCP/IP的再认识[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张燕,季常煦,刘军;铁路社保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体系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4年07期
9 刘峰,徐凌磊;数据网络传输中路由振荡问题探讨与解决[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4年10期
10 郑乐丹;局域网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分析和应用[J];温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胜林;;论集控平台在煤矿中的作用[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佳;载人潜器阻力性能的数值和试验预报及外形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楠;转型后的内蒙古银行网络系统设计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任霞;企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任霞;企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1年
4 严洪涛;基于Java技术的互联网多模式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赖滇;基于IP的ADSL CPE系统软件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6 孙立华;新型网络规划中网络改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滟;数字伺服系统远程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余莉;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信息化专项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佟艳艳;VxWorks下VDR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徐卫东;基于IPV6的内容分发网络系统负载均衡技术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华;走近教育信息化[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史克学;张喜琴;;广义教育技术视野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2期
3 顾秉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守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析与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灿龙;詹曙英;;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J];商场现代化;2008年33期
6 熊才平;张娟玉;;教师课程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12期
7 牛彦营;宋正国;;教育技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韩英鹏;李海燕;;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0期
9 熊才平;;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财政投资政策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2期
10 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红伟;何小微;;山区信息化教育技术现状调查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5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6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安转红;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市场三维推动[N];科技日报;2002年
2 王晓飞;2009十大教育信息化事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王小斌;我身边的教育信息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余峧;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9 郑雅轩;教育信息化要把握“三个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金祥孔;白银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N];白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10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志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5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光义;学校教育技术实践中道德失范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丹丹;教育技术资源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艳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刘述;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散国伟;湖北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小学微机教室建设的几点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4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