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5:10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状况越来越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以长沙市2所大学的464人、495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SCL-90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为效标,开展了针对实验组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对照组学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相比,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可以更显著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水平,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党委;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积极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积极心理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17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11JJ5016) 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培养研究——基于积极理念的心理学课堂教学视角”
【分类号】:B844.2;G645.5
【正文快照】: 弗洛伊德曾经断言,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遭受的心理压力也会越大。大学生是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状况越来越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侧重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上,采用针对心理问题的消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2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年03期

3 许毅,薛志敏;SCL-90与SRHMS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结果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集梅;柴洁余;;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田守花;;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4 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5 张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6 任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7 刘学华;;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宋爱芬;董珊珊;;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体认[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10 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谢狂飞;美国品格教育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媛媛;研究生压力与完美主义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汤琪;研究生感恩心理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小英;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雷燕;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春燕;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侯琰;陕西省监狱系统公务员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新玉;;大学生身体自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04期

2 谈美琴;;青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田海滨;;兰州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曾荣侠;;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蒲清平;白凯;高微;;大学生学业受挫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6 孙光;;大学生同辈心理互助模式探讨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12期

8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9 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11期

10 闫寒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及方法[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7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闫红 特约记者贺军荣;咸阳支队——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N];人民武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3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丹;大学生迷信心理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先明;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柳菁;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蒙茜;大学生拖沓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年

6 于辉;朝鲜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7 汤万杰;绘画审美治疗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胡靖宜;大学生社会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立芳;广州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侯佳捷;大学生自我同情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74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