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探索
本文关键词: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职专业教育中必备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历来是学生害怕、教师苦恼的地方。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特点,针对人文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必备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案例教学策略等教学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作者单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陈述性知识 教学策略 人文管理类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特点:一方面,它隶属高等教育的范畴,选拔高考生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培养专业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入校门坎低,生源文化基础课水平较低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学生,因此高职教育无论是招生就业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茜;浅议语文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J];铁道师院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明;试论外语课堂评估手段的现状及可选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梁秀清;陈宏友;;儿童参与课堂学习能力标准建设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任向东;;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赵海鹏;尚艳秋;;隐性课程的潜教育价值分析——以生物学教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7 郑文;;词汇石化现象与词汇习得的心理认知机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琳;动态循环的英语课堂教学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民;;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曹巧珍;宋阳;田霖;夏寅贲;;无线通讯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李懋;万伟平;肖平;;推进高、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策略设计[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伟;;制造“冲突”与转变错误概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胜平;;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讲授法的有意义教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廷刚;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松;自我调节学习中成就目标的动机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冬梅;英语课堂动机激励教学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艳;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凤秋;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林山;;基于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7期
2 王瑞明,王华;关于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探究(上)[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年09期
3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4期
4 王明建;;信息化融入高职院校教学的发展趋势[J];理论界;2010年12期
5 齐向阳;;浅谈精品课程与教育信息化建设[J];福建电脑;2007年07期
6 彭静;刘芳;;浅谈高职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开展[J];科技资讯;2008年13期
7 张春香;;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J];山东纺织经济;2008年04期
8 郭泽英;黄秋艳;;高职类高层建筑施工课的多媒体教学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5期
9 丁立明;;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J];光盘技术;2008年10期
10 杨巍;;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志军;李志刚;;关于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思考[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鲁挥;卢玉清;;心理咨询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杨朝政;李淑英;;和谐 互动 睿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中《信息交流技术》专题的设计[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吴半边;;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科学素质的实践和探索[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梁辉;;金融危机对高职生心理的影响与对策[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 健;课改:质量就是生命[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王兆正;做错的同学请举手[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关慧;学历教育,纯民办学校与独立学院势均力敌[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信息技术转战高等职教[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中央电化教育馆 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樟树市义成中学 邓永忠;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N];宜春日报;2010年
7 张宏峰(作者系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一中书记);掌握思维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N];朔州日报;2006年
8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黄昕;信息技术转战高等职教[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10 小波 洪明;溧阳教师郭根福:34年编著 58册教材[N];常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永海;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觉表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丽金;数字视频后期处理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耿志涛;个别化教学的有效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尚慧文;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屠宏;网络学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斐;成就目标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作用[D];河北大学;2006年
6 谭佳;澳大利亚TAFE学院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王珏;“图形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郝连科;大学生网络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芳;网络环境下异步交互教学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梁琴;英语审美化教学策略对初一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8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