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需实现的三个重要转变
本文关键词:深化教育改革需实现的三个重要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深化教育改革需实现三个重要转变,要想真正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取得根本突破,就需要在改革的主要行动方式上,从机械地"摸着石头过河"转变为有序地"沿着线路前行";在改革的顺序安排上,从一味地"先易到难"转变为敢于"先难后易";在改革的外部条件企求上,从消极地"等待社会变化"转变为积极地"推动社会变革"。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社会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12JZD04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深化教育改革”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概念。宽泛来说,任何改革启动之后,便开始了不断推进的过程。而一旦改革取得初步进展、需要改革者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智慧攻坚克难、推动改革闯关前行时,改革便来到所谓“深水区”。此时,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不断推进”,旨在寻求根本突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2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康健;;学校制度重建势在必行[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9期
4 汤瑞桢;深化普通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5 吴康宁;;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6 孙寿荣;周正山;;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兰臣;;当前德育评估功能的忧思及其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06期
2 赵红;汤颖;;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含义及其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郭军;;教育学知识探析:形成、品性与旨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彭未名;刘晓玲;;导师主导式研究生德育模式之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邓小华;;论学生本位[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6 李红梅;张燕;;求通:师生交往实践的时代意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根;;鲁洁道德教育观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8 陈晓新;陈维华;;“人性”论视角下的成人自我导向学习论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李军;;追寻人的价值: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哲学反思[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何以复归人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兆山;张海波;;发展性适应:学生适应问题的教育学阐释[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6 程红兵;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信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名师影响与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章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攀攀;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问题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曹喜燕;当下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邹婷;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生成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马殠;高职院校生活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元明;生命化德育——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栋;内蒙古农牧区寄宿制学校课外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申夜灵;课程批评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麻宝斌;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向达;三种政府寻租行为[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23期
3 余敏江;梁莹;;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J];求索;2006年01期
4 汪玉凯;;“大部制”改革的难点和条件[J];检察风云;2008年09期
5 杨光斌;;利益群体结构失衡加剧冲突[J];人民论坛;2012年06期
6 孙立平;殷练;;改革到了哪一步?[J];新远见;2005年11期
7 卢现祥;我国政府部门集体寻租的根源及其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199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2 高水红;;成为“教育知识”: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知识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3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朱志勇;;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5 吴康宁;;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6期
6 吴康宁;;赞同? 反对? 中立?——再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7 郑春生;探讨社会变迁的教育公平 展望“后现代”的教育社会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菲利波夫;翼然;;苏联的教育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6期
9 丛立新;;共同的追求,不同的声音——介绍《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鲁洁;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社会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3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家驹;;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车效梅;;试评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姚爱雨;;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教育改革模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庆国;“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5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集思广益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09年
7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8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 张志勇;体制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姚晓丹;全国教育改革试验区格局初步形成[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9 杨孔炽;江户时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
10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陶克祥;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深化教育改革需实现的三个重要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50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