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隔代监护人 留守儿童 胜任特征 实证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的胜任特征模型并对其现状进行调查。方法在文献分析、访谈及专家判定基础上形成问卷,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多个乡镇的374名隔代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包括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性格特质和知识素养4个因子,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9,各因子Cronbachs'α系数在0.849~0.890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在0.745~0.839之间,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883~0.945之间;②高学历、非农民职业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在整体胜任特征上显著优于低学历、农民职业的监护人(t=6.951,4.895;P0.01),低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在教育观念上优于高年龄的监护人(t=2.000,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在教育上呈现出胜任力不足的现状。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隔代监护人 留守儿童 胜任特征 实证研究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但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所限,这些农民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并托付给他人代为监护,由此产生了特殊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现实中这些儿童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2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3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3 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王益峰;;台州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利萍;;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7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相对弱化问题研究[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8 陈子雷;乔卫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9 鲁秀美;李培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J];黑河学刊;2007年01期
10 许旭;;关注“三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献碧;浙江省教师带寄宿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邬定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世华;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金红;从课程角度探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7 易高峰;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品德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蔺全丽;农村儿童受教育权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张艳;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年04期
2 佘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4 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王艳波,吴新林;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6 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7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8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9 黄小娜,吴静,彭安娜,李孜,戚小兵,石淑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J];医学与社会;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7年10期
2 蓝燕飞;;让心灵之花健康绽放——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4期
3 孟建青;于仁昌;孙丽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1年24期
4 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5 蒋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缺失成因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6 张莉;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7 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邵福泉;苏虹;;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9 董自正;;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可能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舒端;李静;邓德红;郑同刚;郑念祥;张连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干预效果的性别差异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一例关于留守儿童性格状况的实证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赵志瑜;赵现中;;寄宿学校3-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保护性因子作用探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娇丽;闫谨;;留守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文德;范丽恒;;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留守儿童日常烦恼与孤独感的关系: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的缓解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明君;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在我市启动[N];佳木斯日报;2008年
2 记者 孙明君;我市首家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开营[N];佳木斯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高翔;七成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吴采平 通讯员 高翔;七成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衣晓峰 陈英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容漠视[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尹香力;他们的童年如何安放?[N];贵阳日报;2010年
7 李金健 陈雯 莫延钦;精神留守儿童:家庭分工断裂的罪与罚[N];东莞日报;2010年
8 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陈玉霞;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对策建议[N];张掖日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严玉琳;走进心灵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N];雅安日报;2010年
10 彭运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需调适[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2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蒋美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短程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李盛林;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7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