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小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0:29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生 家庭功能 自我概念 欺负行为


【摘要】:欺负,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从上世纪70年代始,便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欺负行为不仅与个体自身心理特点有关,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影响欺负行为的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考虑能够更全面的解释欺负行为。因此本研究试图根据以往的研究,对小学生的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对欺负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欺负行为。 本研究从葫芦岛市和威海市的四所城镇小学中分层抽取三到六年级小学生,656名被试,以嵌入欺负和受欺负两个题目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施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小学,欺负行为具有普遍性,男生欺负者显著多于女生欺负者,但被欺负者女生多于男生,却不存在性别显著;同时,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人数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小学生家庭功能的现状表明,小学生家庭类型以平衡型为主,表现出较多的亲密-灵活类型和自由-有规律类型。在家庭亲密度上,高低年级存在显著差异,低年级小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即低年级的小学生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强于高年级小学生,而在家庭适应性上,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3.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表明,当代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水平;总体上,女生的自我概念普遍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呈现倒U型趋势。 4.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小学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亲密度能够有效地预测自我概念各因子及总分,而家庭适应性则只能够预测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因子,家庭功能影响小学生自我概念;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显著的负相关,平衡型家庭类型较少的卷入欺负行为,中间型和极端型的家庭类型表现出欺负行为较多,家庭亲密度对被欺负的发生概率具有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欺负的发生概率有预测作用,卷入欺负行为的被试,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小学生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欺负行为的发生率。 5.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水平和欺负行为间起中介作用;自我概念在家庭亲密度和被欺负的发生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家庭适应性和被欺负的发生率间其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 家庭功能 自我概念 欺负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1.文献综述11-23
  • 1.1 家庭功能综述11-15
  • 1.1.1 家庭功能定义11
  • 1.1.2 家庭功能理论11-14
  • 1.1.3 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14-15
  • 1.2 自我概念综述15-19
  • 1.2.1 自我概念定义15-16
  • 1.2.2 自我概念理论模型的建构16-18
  • 1.2.3 自我概念的发展18
  • 1.2.4 自我概念的研究现状18-19
  • 1.3 欺负行为综述19-21
  • 1.3.1 欺负行为定义19
  • 1.3.2 欺负行为的分类19-20
  • 1.3.3 欺负行为国外研究现状20
  • 1.3.4 欺负行为国内研究现状20-21
  • 1.4 家庭功能、自我概念、欺负行为的关系21-23
  • 1.4.1 家庭功能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21-22
  • 1.4.2 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22
  • 1.4.3 欺负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22-23
  • 1.4.4 家庭因素、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23
  • 2.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3-24
  • 2.1 以往研究不足23-24
  • 2.2 本研究创新点24
  • 2.3 研究思路24
  • 3. 实证研究24-45
  • 3.1 研究一小学生欺负行为、家庭功能、自我概念的现状调查24-37
  • 3.1.1 研究目的24-25
  • 3.1.2 研究假设25
  • 3.1.3 研究方法25-27
  • 3.1.4 结果分析27-37
  • 3.2 研究二小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37-45
  • 3.2.1 研究目的37
  • 3.2.2 研究假设37
  • 3.2.3 研究方法37
  • 3.2.4 结果分析37-45
  • 4.讨论45-52
  • 4.1 小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现状分析45-48
  • 4.1.1 小学生家庭功能的基本状况45-46
  • 4.1.2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基本状况46-47
  • 4.1.3 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基本状况47-48
  • 4.2 小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关系分析48-50
  • 4.2.1 小学生家庭功能和自我概念的关系分析48
  • 4.2.2 小学生家庭功能和欺负行为的关系分析48-49
  • 4.2.3 小学生自我概念和欺负行为的关系分析49-50
  • 4.2.4 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50
  • 4.3 研究不足50
  • 4.4 教育建议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一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概念量表57-59
  • 附录二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FACES Ⅱ- CV)59-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槐;王江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8期

2 陈世平;乐国安;;关于学校中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吴素梅,施玉滨,唐月芬;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及培养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04期

4 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5 洪校玲;;家庭教育模式与小学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相互关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2期

6 陈建军;;哮喘患儿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03期

7 侯晓英;赵富才;;家庭功能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陈世平,乐国安;国外关于学校情境中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崔凤梅;肖红杰;闫玉娟;马海英;曹淑玲;王金施;;家庭功能调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年08期

10 马琅,张建新,魏嗣琼,沈丽琴;中学生欺侮现象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647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47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8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