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文凭贬值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谁的文凭贬值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凭贬值 文凭过度 收入损失 过度教育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摘要】:文凭社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当前高等教育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本文运用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获得的员工数据,对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企业员工的文凭过度情况进行了分析,这对于建构中国本土化的过度教育理论、认识大学生就业的短期问题和长期趋势都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毕业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导致国有企业员工过度教育的重要原因,而且竞争导致高收入行业中的研究生出现过度教育。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员工即使发生过度教育,也能通过收入和其他福利获得补偿,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员工文凭贬值现象比较严重。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文凭贬值 文凭过度 收入损失 过度教育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103007) 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DA10112)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9QZD05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文凭社会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1.高校扩招与文凭社会的来临文凭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在这个社会的通行证。有前景的工作、有竞争力的薪酬、优越的生活环境无不与文凭挂钩。即使家庭背景在人们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优势家庭依然尽一切可能把对子女职业的干预范围延伸到求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军;;职业技能培训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6期
2 祝建孙;赵薇;汪文凤;;赣州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调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11期
3 张优智;;私有产权保护、政府行为与大学生就业[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伍银峰;;大学生不充分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J];前沿;2006年12期
5 蒋世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一个经济模型的初建及其应用说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刘帆;;分割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失业[J];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8 张岷;;东西部人力资源中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薪酬分析——以上海、成都为例[J];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9 陈琳;尹辉;张甲盟;;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和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能;邹娜;;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J];求索;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2 郭丛斌;丁小浩;;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杜屏;;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个人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温海燕;;浅谈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文少保;;我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策略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锋亮;W.John Morgan;陈晓宇;;绝对教育年限与相对教育位置的收入效应[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冬梅;蔡文伯;;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贤;;风险投资资本组合理论对个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启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莹;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胜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4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延德;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胡永欣;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宋辉;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刘文文;安徽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陈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向荣;赖德胜;;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数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9期
,本文编号:771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7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