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震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宜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1 15:52

  本文关键词:震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宜模式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震后心理问题 SCL- 青少年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干预技术


【摘要】:以"5·12"汶川地震震区青少年学生为被试,对其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时间对震后心理问题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构建和针对性干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敌对、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和抑郁,干预时需针对成因采取适宜措施;震前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显著优于震后心理干预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卷入程度越高,震后心理应对能力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关键词】震后心理问题 SCL- 青少年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干预技术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灾区学生心理健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FZ0016)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2012年2月24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四川震后恢复在住房、学校、道路、医疗卫生、耕地、生态等领域的重建情况,宣告物质条件的震后重建胜利完成。相较之下,震后心理重建是一项更为旷日持久的任务,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勤;彭丹;;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杨海波;;近10年中国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元分析及其常模确定[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3 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勤;李旭;邵昌玉;;2009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成都市某高校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张新萍;雷光明;王文生;闫凌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卢勤;;人口学资料在大学新生心理建档中的运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赵云龙;赵建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张立营;;1999-2011年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才智;2013年15期

6 李阿特;姚志友;林静;;农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06期

7 董蓓;;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教育;2013年35期

8 李金德;;中国贫困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元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田伟翠;;高职新生SCL-90常模的建立——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喻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大鹏;李林;;辽宁省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金;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政;苏州地区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玉斗;某综合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郝秋虎;新疆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5 马卓玛杰;青海高校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魏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整合的探索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胡灵佳;中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萨如拉;蒙汉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9 郜静;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天香;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贺革;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孙文文;魏广东;;2007-2009年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与分析[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4 黎文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2期

5 辛自强;池丽萍;;横断历史研究:以元分析考察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凤权,魏安静;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蔺晓贤;雷黄蓉;;某高师院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钱兰英;四届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9 段鑫星,付豪 ,宋冰 ,顾伟 ,江厚良;2000~2003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10 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爱丽;;加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05期

2 张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认知状况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0期

3 王述刚;孙鹤阳;;中国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SCL-90测试结果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4 杨洁;;关注青少年心理 呼唤健康教育——安徽中医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整[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陈立春;;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及其设计与优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1期

6 门学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4年05期

7 刘晓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J];职业;2011年17期

8 詹浩波;营造良好的心育环境 构建中学教师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4期

9 唐红珍;黄龙坚;姜俊玲;;浅论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10 杨雪花,戴梅竞;大学生SCL-90信度及效度检验[J];中国校医;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凌翔;;青少年学生自立的初步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晓刚;杜李琴;;西部地区青少年学生抑郁障碍的现状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文健;;少年期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及矫正[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岑国祯;张剑锋;余骏;杜卫;;在若干价值观影响因素上对青少年学生公众观的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曹成刚;;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干预方案的设计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卢家楣;谭顶良;;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素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爱萍;章晓英;谢漫;;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SCL-90评分结果分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卢家楣;刘伟;袁军;王俊山;田学英;;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素质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胡珍玉;张郭莺;谢曙光;;宁波市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昌庆;何木叶;;我国农民工SCL-90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枫溪区枫溪中学 蔡静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N];潮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雅静;青少年厌学:心理疾病需科学对待[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3 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 常文林;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N];潮州日报;2008年

4 福建行政学院心理辅导中心主任 黄训美;健全人格塑造从三句话开始[N];光明日报;2006年

5 齐齐;青少年吸毒心态扫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干预“自杀”,教育当有所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袁卫星;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焦虑[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安岭 单位: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陈燕琳;心理障碍更易困扰优等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爱民;心理健康教育 走进心灵[N];营口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天梅;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与同伴嘲笑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魏欢;青少年疏离感发展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勇鹏;青少年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邹琼;青少年学生民族自尊的心理维度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瑞涛;青少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国胜;家庭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愿和非致命性自杀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义青;青少年同伴关系、自我和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庞鑫鑫;青少年考试焦虑相关心理因素及影响途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9 邱海棠;青少年家庭满意度量表的初步研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10 支愧云;青少年学生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95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95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