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新时代教师计划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路径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05 03:31

  本文关键词:新时代教师计划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路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代教师计划 反思能力 培养 路径


【摘要】:新时代教师计划(简称“计划”)是卡内基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计划”选取十一所大学(含学院)作为试点机构,旨在通过被选机构教师教育项目的重构,为教师专业准备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培养高质量教师。其中,反思能力作为高质量教师的特征之一是“计划”隐含的主题,“计划”蕴含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思想,并贯穿“计划”始终。 “计划”对未来教师反思能力的要求并未直接指出,而是隐含其中。“计划”构建完善的教师能力结构体系,涉及培养教师多种能力具体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中均含有教师反思能力要素。此外“计划”中采取的教育方式,如通识教育、自由教育也体现出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思想。 “计划”蕴含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思想,并合理构建反思能力的培养路径。首先,在宏观层面,基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的外控路径和基于主体-实践反思取向的外控路径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共同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形成、发展。其次,在微观层面,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促进反思能力形成、发展的策略、方法,如研究探索活动、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等等。 “计划”在培养教师反思能力过程中积累较多成功经验如加强合作形成教师培养共同体、合理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反思培养等等。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如教师之间的观念分歧和冲突、时间和资金的限制等。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计划 反思能力 培养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7
  • 1.1 选题来源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5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5-16
  • 1.3 本研究的取向16
  •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16-17
  • 2 “计划”重构教师教育项目旨在培养高质量教师17-23
  • 2.1 “计划”的产生背景是重构教师教育项目的内在诉求17-19
  • 2.2 “计划”的产生目的是为回应重构教师教育的诉求19-20
  • 2.3 “计划”重构教师教育是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20-21
  • 2.4 反思能力作为高质量教师的特征之一是“计划”隐含的主题21
  • 2.5 《新时代教师》和《重塑》是研究“计划”隐含主题的重要文本21-23
  • 3 “计划”蕴含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思想23-35
  • 3.1 教师反思能力的结构要素23-27
  • 3.1.1 现行的教师反思能力结构要素23-26
  • 3.1.2 教师反思能力结构要素重构26-27
  • 3.2 “计划”涉及培养教师多种能力27-31
  • 3.2.1 基本能力及其要素28-29
  • 3.2.2 专业能力及其要素29
  • 3.2.3 核心能力及其要素29-31
  • 3.3 多种能力中的要素部分对应教师反思能力要素31-35
  • 3.3.1 基本能力中的要素部分对应教师反思能力要素31-32
  • 3.3.2 专业能力中的要素部分对应教师反思能力要素32
  • 3.3.3 核心能力中的要素部分对应教师反思能力要素32-35
  • 4 “计划”呈现出两种不同指向的反思能力培养路径35-53
  • 4.1 对教师反思能力培养路径的基本认识35-36
  • 4.2 基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的外控路径36-49
  • 4.2.1 职前培养36-45
  • 4.2.2 入职指导45-49
  • 4.3 基于主体实践—反思取向的内控路径49-52
  • 4.3.1 自我反思,提升反思能力49-51
  • 4.3.2 与他人交流,提升反思能力51-52
  • 4.4 两条路径相互交叉、互为补充52-53
  • 5 “计划”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构想53-60
  • 5.1 运用研究探索活动促进反思能力发展53-57
  • 5.1.1 案例研究54-55
  • 5.1.2 行动研究55-56
  • 5.1.3 档案袋研究56-57
  • 5.2 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反思能力发展57-58
  • 5.2.1 技术成为联系学习共同体的纽带57-58
  • 5.2.2 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提供专业支持58
  • 5.3 营造探究、合作的文化氛围促进反思能力发展58-60
  • 5.3.1 探究文化58-59
  • 5.3.2 合作文化59-60
  • 6 “计划”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实施成效分析60-70
  • 6.1 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60-66
  • 6.1.1 合作的环境是反思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60-62
  • 6.1.2 合理设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反思能力发展的基础62
  • 6.1.3 多样化的培养活动是反思能力发展的保障62-63
  • 6.1.4 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反思能力的发展的有利因素63-65
  • 6.1.5 教师教育政策是反思能力发展的动力65-66
  • 6.2 教师反思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6-70
  • 6.2.1 教师之间观念分歧与冲突66-67
  • 6.2.2 专业培养和指导人员不足67-68
  • 6.2.3 时间和资金限制68
  • 6.2.4 学校、州和联邦政策影响68-70
  • 7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7-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新时代教师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杜钢;;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徐创成;;谈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及反思内容[J];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Z1期

5 喻平;论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6 肖正德;;冲突与共融: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的文化理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7 巩檀芳;论外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9 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10 柴赛飞;论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974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74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