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污名视角下学习不良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05 04:12

  本文关键词:污名视角下学习不良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污名 学习心理 学习不良 中学生


【摘要】:在班级环境中,"学习不良"中学生是同学、教师甚至是自己的污名对象,污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排除污名、开展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实现"学习不良"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关键词】污名 学习心理 学习不良 中学生
【分类号】:G442
【正文快照】: 中学生的学习一直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目前,不论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是个人能力成长的需要,学习成绩已经成为评价中学生的核心标准之一。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学习不良”中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的消极评价,产生羞耻感,形成学习心理问题,缺乏健康的学习心理。在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桑青松;潘有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与自主创新学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杨心德;彭丽辉;黄莺;;污名及其有效的应对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玉;胡杨;;风险社会视域下媒介污名化探析[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2 吴安新;张磊;;大学生犯罪污名的认知与防控[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6期

3 刘玉梅;;污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根源与对策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6期

4 何莹;赵永乐;郑涌;;民族刻板印象的研究与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5 杨宗红;;生态视阈下古代小说中男神—凡女母题研究——以《太平广记》、《夷坚志》为中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谷子菊;;为“留守儿童”去污名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夏琼;王超群;;大众传媒健康传播的资源分布与理论模式[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00期

8 张昱;杨彩云;;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J];河北学刊;2013年02期

9 陈盛;田晓红;;和谐社会视阈下城管污名化现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9期

10 潘玲;刘桂萍;赵伟;孙志红;;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的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昱娟;“新世纪”陕西文学与“缓慢城市化”[D];上海大学;2011年

3 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超然;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晓刚;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评估及其预测因素[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丽;抑郁自我污名、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莹;问题学生污名经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单旭征;学生、家长及教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态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徐双清;心理障碍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影响的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李季;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6 易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对社会态度的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杨晗;延边朝鲜族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潘有文;886名4-6年级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巫微涟;单位制解体背景下的国企工人自我身份认知[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徐晖;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其与服药依从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管健;;污名:研究现状与静态—动态模型构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2 蔡霁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新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3 葛明贵;试论学习品质训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4 刘莉珍;心理健康是学习的重要保证[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5 行红芳;;熟人社会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以艾滋病为例[J];青年研究;2007年02期

6 王建平;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J];教育探索;2001年07期

7 漆昌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郭良才;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淳松;学习不良问题研究[J];云梦学刊;2002年03期

2 俞国良;学习不良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心理科学;1995年02期

3 张小将,刘昌,刘迎杰;学习不良者的工作记忆特点[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1期

4 徐勇,张国栋,王文英;学习不良原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3期

5 雷雳;美国学习不良研究的现状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闫嵘,俞国良;美国成人学习不良研究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7 王小桃;学习不良儿童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期

8 洪琦,姚凯南,刘灵;学龄儿童气质特性与学习不良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4年02期

9 叶俊杰;农村初中学习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陈永林;;培养初中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J];中学教育;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登印;俞国良;陈诗芳;林崇德;;学习不良与一般儿童认知发展、学习动机和家庭资源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董妍;俞国良;;学习不良和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学业成就的模式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邢淑芬;林崇德;俞国良;;3~5年级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学业社会比较的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姬军义;;农村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潇肖;寇_g;;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污名探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邢淑芬;董妍;俞国良;;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的整合性干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艳玲;赵薇;陈英和;;小学四年级学优与学习不良儿童一般认知能力的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俞国良;张雅明;;学习不良儿童元记忆监控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佳佳;李强;;国外媒体报道中的精神疾病污名化问题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衣新发;林崇德;俞国良;;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在电脑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警惕污名现象引发群体对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金坛市第四中学 李保平;化解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强;川化股份 洗去“污名”待重生[N];成都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祁娟;请摘掉我们“差生”的标签[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王海征 李新民;把灾难变成社会进步的契机[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袁浩龙;孩子学习成绩为何总也上不去[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继红;非典迫使人们告别陋习[N];市场报;2003年

8 ;3000万元洗却“污名”[N];;2000年

9 王正方;又到“七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孟银凤;每所中学都应该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N];山西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污名与歧视:以中国的艾滋病为例[D];清华大学;2004年

2 周方莲;大学生对一些典型社会污名的责任归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金铎;学习不良初中生认知、归因、行为策略及情绪的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漫欣;初中学习不良学生的元认知调节特征及训练[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房文杰;箱庭疗法对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赵敏;民办高中学生学习不良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瑶;找回“面子”:下岗失业工人的自尊维持[D];北京大学;2007年

8 郑幼浓;初中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谢州艳;学习不良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学习适应性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欣伟;流离寻岸的繁花[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4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74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