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3:06

  本文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课堂 课堂教学行为 有效性


【摘要】: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学行为被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行为。教学行为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应包括教师、学生与整个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和教与学相关的行为。钟启泉教授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狭义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广义的课堂教学行为,笔者以广义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视角,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到合肥市蜀山区的两所小学,对这两所小学的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由于在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着很多教师低效和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合肥市小学英语教育水平的落后局面。因此,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低效和无效的问题行为进行优化,针对其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可以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同时,不仅对其他学校的教师有借鉴作用,而且对提升合肥市小学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将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绪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整理和分析了有关国内外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并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第三部分:研究的理论探讨。首先对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关概念做了理论界定,其次阐述了该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中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重点阐述了布鲁纳、加德纳,奥苏贝尔理论的概念和对本研究的可借鉴之处。第四部分: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证研究。本章是研究的核心所在,笔者将课堂教学行为分为导入、呈示、提问、互动和管理行为五大类型,笔者具体介绍了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并就实证研究中的这五大类型的课堂观察进行了详细的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同时为了增加研究的信度,笔者对下发的调查问卷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第五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策略研究。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旨在针对教学行为中的问题行为提出直接的优化对策,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改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课堂教学行为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研究缘由8-9
  • 二、研究背景9-11
  • (一)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9
  • (二) 符合教师行为研究的本质要求9
  • (三) 符合教育学中儿童成长阶段研究的科学要求9-10
  • (四) 符合当今课堂教学行为迫切需要改进的内在要求10-11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1-12
  • (一) 研究目的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2-14
  • (一) 研究对象12
  • (二)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21
  • 一、课堂教学行为国外研究现状14-15
  • 二、课堂教学行为国内研究现状15-17
  • 三、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现状17-19
  • 四、对已有研究进行的思考与总结19-21
  •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相关理论探讨21-30
  • 一、相关概念界定21-24
  • (一) 教学行为21-22
  • (二) 课堂教学行为22
  • (三) 有效教学与教学“有效性”22-23
  • (四) 英语课堂教学行为23-24
  • 二. 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特征分析24-26
  • 三. 课堂教学行为相关理论基础26-30
  • (一)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26-27
  • (二)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27-28
  • (三)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28-30
  • 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30-51
  • 一、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的问题30
  • (一) 研究的对象30
  • (二) 研究的问题30
  • 二、研究的方法与相关思路30-31
  • (一) 课堂观察与研究思路30-31
  • (二) 问卷调查与研究思路31
  • 三、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31-51
  • (一) 课堂观察调查结果分析31-45
  •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5-51
  • 第五章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策略研究51-68
  • 一、教学口语行为51-57
  • (一) 教师英语口语“量”的问题及优化策略52-54
  • (二) 教师英语口语“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54-57
  • 二、提问教学行为57-61
  • (一) 提问时间层次与提问逻辑性57-58
  • (二) 问题设置难易度58-59
  • (三) 问题面向学生主体59-60
  • (四) 提问行为的反馈60-61
  • 三、组织引导行为61-64
  • (一) 教师组织引导面向学生主体及优化策略61-63
  • (二) 教师组织引导方式及优化策略63-64
  • (三) 教师组织引导态度及优化策略64
  • (四) 教师组织引导管理及优化策略64
  • 四、激励教学行为64-68
  • (一) 激励教学方式及优化策略64-65
  • (二) 激励教学目标指向及优化策略65-66
  • (三) 激励教学行为“度”及优化策略66-67
  • (四) 激励教学内容选择及优化策略67-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录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调查》教师问卷72-75
  • 附录二:《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学生问卷75-77
  • 附录三:教师访谈77-78
  • 致谢78-79
  • 附件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静;辛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一个跨文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4期

2 陈蕊;;当前艺术类中专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及对策[J];音乐时空;2011年06期

3 李卫;;和谐的教与学关系三题[J];文学教育(下);2007年06期

4 万倩;;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理论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09期

5 李鑫艳;;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反思及有效教学研究[J];网络财富;2009年04期

6 杨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8期

7 周坚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听力焦虑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3年03期

8 郭字;;立足人文平台 精彩回归简约——对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思考[J];江苏教育;2008年Z2期

9 张德清;;优化设计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行为[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06期

10 王春秀;;欠发达地区农村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必达;;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2 黄慧静;辛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二中学附小 郝永忠;及时改变课堂教学行为[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黄巧娣;新课改:探究与推广并进[N];乐山日报;2010年

3 上高县斗门小学 杨桂香;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情感[N];宜春日报;2011年

4 四川内江第十四中学 兰新香;对“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探究[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天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冯光;基于NVivo软件的课堂教学行为视频分析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贺丽;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改进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汤玉慧;新任教师与专家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行为对比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6年

5 杨静芳;基于CPUP模型的新手与熟手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CID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华新;初中信息技术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蔡月;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艳楠;教育公平视阈下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周文静;信息化环境下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个案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10 陆激容;信息化环境下初中生物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63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063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