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21:23
  2001年6月,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科学的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我国3-6年级开始设置科学课程。与此同时,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各种版本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不断涌现,面对众多版本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各版本小学科学教科书的质量有无差异,开始引起教科书研究者和小学科学教师的关注。因此,对小学科学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改进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写、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本文选取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和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的理论、提高小学教师使用教科版的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如下四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本研究选题缘由和意义,再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再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文本比较。分别从两个版本的编写理念、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编制水平进行四个维度进行比较。第三章,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效果比较。对两个版本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地区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比较两个版本小学教科书的使用效果。第四章,结论与建议。通过文本比较和调查结果比较,得出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教科书比较的结果,并对教科书编写者和小学科学教师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教科书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科学教科书研究的文献综述
        1.2.3 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的文献综述
        1.2.4 小学科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科书
        1.3.2 小学科学教科书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文本比较
    2.1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文本比较维度及其理论依据
    2.2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理念的比较
        2.2.1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写理念
        2.2.2 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写理念
        2.2.3 两版教科书编写理念的比较
    2.3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比较
        2.3.1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2.3.2 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2.3.3 两版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比较
    2.4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比较
        2.4.1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2.4.2 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2.4.3 两版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比较
    2.5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制水平的比较
        2.5.1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制水平
        2.5.2 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编制水平
        2.5.3 两版教科书编制水平的比较
3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效果比较
    3.1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效果现状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设计
        3.1.3 调查结果
    3.2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效果调查问卷比较
        3.2.1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效果调查问卷各维度比较
        3.2.2 教科版与湘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效果调查问卷各项目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改进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4.2.2 给小学科学教师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鸥;;最不该忽视的研究——关于教科书研究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2 吴小鸥;;近年来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苏鸿;论中小学教材结构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4 方红峰;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科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7期

5 丁朝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7期

6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简介[J];科学课;2003年05期

7 朱红;;中美小学科学教材的比较[J];师范教育;2002年12期

8 邓可,刘恩山;美国对科学教科书中科学素养的评价及其启示[J];生物学通报;2005年06期

9 何穗;王祖浩;;基于理解的科学教科书要素研究——以美国教科书Chemistry:Concept and Application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1期

10 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汤用莎;湘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玉香;小学教科书质量的物理属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洁;科学教科书话语微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姣;我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与美国STC教材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丹;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比较及其与《标准》相关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首新;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6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566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