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舞龙器具的研发
本文选题:小学生 + 舞龙器具 ; 参考:《南京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小学生舞龙器具为研发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学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研发出可以进行轻易拆分与组合的,适合小学生作为体育器材使用的舞龙器具。在增加富含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器具的同时实现舞龙的分层次教学,降低舞龙教学训练用龙的成本,以促进舞龙运动的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小学生舞龙器具的研发总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方案设计、施工制造以及龙具成品的效果检验。所研发的小学生舞龙器具的结果如下:(1)材质以三合板为龙身主体,竹竿为龙杆,利用安全绳配合安全钩进行各龙节的连接;(2)外观采用颜料彩绘的方式,全龙以红色与橙色为主色调;龙具完整连接后全长共15020mm,总重量为4512g;(3)有益效果体现在低成本、简易性和多功能等方面;适宜人群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以及身高从130至160厘米的人群。所研发的龙具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制造的主要材料为木板,龙具在外观上稍显单薄,相信随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功能组合龙具将更加完善。实际制造出的成品舞龙器具各方面均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通过在小学进行了一学期的试用,试用者对龙具反应良好,大部分人表示愿意继续使用该龙具进行舞龙运动。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ragon ' s dragon ' s appliance by means of literature method , interview method , mathema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main material is made of wood board , the total weight is 4512g ; ( 3 )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realized in low cost , simplicity and multifunc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韶军;;中国舞龙技术的内涵[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1期
2 曾全红;赵明;;舞龙活动体育市场的形成和开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6期
3 李湘远;曹华;商执娜;吴义华;;台湾舞龙活动的历史与现状探蹊[J];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03期
4 骆春燕;孟召峰;王章明;;论竞技舞龙与民俗舞龙的辩证关系[J];体育与科学;2009年01期
5 薛凌;;传统舞龙与现代舞龙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6 时保平;;开展女子舞龙比赛项目的可行性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09期
7 杨世如;;“舞龙嘘花”闹元宵[J];当代贵州;2010年13期
8 蔡利敏;;中国舞龙的技术风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9期
9 贡清雷;康建敏;;古代舞龙活动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兰台世界;2012年24期
10 张智;;舞龙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大杰;;华夏盛龙舞 腾跃闹乾坤——当代舞龙的发展态势及前景展望[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贵荣;中村乡发展舞龙文化[N];楚雄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杨秀娟邋通讯员 芮明忠 杨桦;七星舞龙:传统艺术舞出新气象[N];嘉兴日报;2008年
3 记者 江马铎 实习生 肖梦琳;龙湖舞龙热闹背后是无奈[N];潮州日报;2010年
4 新华社记者 何天文 李忠将 刘文国;“舞龙事件”警示:公共决策草率不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记者 冯新生;华夏舞龙如何舞出“姹紫嫣红”[N];中国旅游报;2012年
6 记者 秦德胜 俞其军 实习生 章文佳;s犗枇樱航恿Α拔琛绷松习倌闧N];绍兴日报;2012年
7 刘小星;节日拍摄舞龙的基本要点[N];中国摄影报;2013年
8 屏山人;舞龙的启示[N];福建日报;2013年
9 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 王圣焘;舞龙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N];山西青年报;2014年
10 徐凤英;这里妇女也舞龙[N];广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韶军;中国舞龙的技术风格及社会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洪波;普通高校舞龙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泽梅;原生态“类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徐盛嘉;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丁伙舞龙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徐强;舞龙竞赛规则的演变对舞龙自选套路动作技术的影响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6 李姝莹;社会变迁视野下的乡土舞龙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蒋铁强;吉首大学竞技舞龙自选成套动作创编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8 阳海青;湖南省高校优秀舞龙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9 王馨平;台江县舞龙嘘花民俗文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10 杨元鹏;保定龙灯文化田野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74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77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