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基于学生学习路径分析的教学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3 18:48
【摘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知识的表征方式,构成对学生学习路径分析的三个主要方面。研究发现: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个体学习思维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策略应该根据学生思维模式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学生不同的表征方式往往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理解的不同水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并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
[Abstract]:Students' existing knowledge experience, students' thinking process and students'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constitute three main aspects of students' learning path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students' exist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 the basis of all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can help teachers make clear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 and make the teaching more targeted.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can be summed up, teachers' teaching tasks and strategie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thinking patterns, and students'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often reflec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adopt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and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十一学校;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中小学数学教育专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读懂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法研究”(课题编号:GOA107005)
【分类号】:G6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轶斌;;研究学生学习 实现课改的再次破局[J];现代教学;2010年Z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其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徐丽萍;浅论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3 郭翠菊;;论教师教育中教育学教学的“史·思·用”三维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燕;王晓为;;母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5 姜娜;王新兵;;社会文化和大学生人文素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程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人格倾向性及其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7 李剑鸣;;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批评艺术[J];成才之路;2009年15期

8 陈景辉;;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价设计[J];成才之路;2009年29期

9 伍国勇;;基于辩论模式的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10 王欢欢;;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爽;;谈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潘永兴;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盖立春;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伟萍;熟练型教师职场学习动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顾文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建国;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跃;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电春;模仿古文篇章写法,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陶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晔;新课程背景下X教师角色转换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强;大学生学术失信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西瑞;表征的基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辛自强;;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3 潘星宇;俞清怡;苏彦捷;;从数感看儿童数表征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周榕,黄希庭;中英文时间表征的对比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郑琳娜;张奇;;小学生应用题表征类型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彭春花;张志杰;;时间信息表征方式研究概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邢强;徐争鸣;蔡新华;;数字线估计表征研究评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陈大刚;;表征:认识论及审美[J];兰州学刊;2007年11期

9 辛自强;数学应用题解决研究的理论进展——兼论表征复杂性模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宫寒冬;;哲学:存在意义的表征方式——兼谈孙正聿教授的表征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西瑞;王汉琦;;从表征到计算[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章雷钢;;大小数量表征在大脑两半球上的不对称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韩在柱;舒华;;汉语动词和名词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来自两例个案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岩;中国科幻的独特表征[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视觉空间关系加工中的参照系表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安蓉;基于相似性信息激活的相似表征形成及年龄差异[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董一胜;客体表征的更新机制:串行或并行加工[D];浙江大学;2010年

5 顾本柏;客体相似性表征的认知和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伯约;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表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琳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类型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仕云;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任国防;视觉表象表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雷钢;大、小数量表征的心理机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张宇;数字的空间表征机制以及心理数字线的性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畅;依恋类型对现在和未来自我表征差异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4 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邓棉琳;权力的上下和大小隐喻及表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付力;初一学生方程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的差异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沈群香;想象性表征干预对儿童目标投入效果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谢超香;空间表征中的内在参照系有效性探讨[D];西南大学;2008年

9 谢腾;表征方式对解决蒙提霍尔问题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佳;物体图片与对应中文名称隐含空间位置表征的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69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269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