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日本小学的德育教育——以美浓传教团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Showa, the incident of students refusing to visit the shrine triggered the siege of the Maino missionary group in Japan, and its persecution movement expanded from the city of Ogaki to the whole country. The order was not caused by religious differences, as can be seen from participa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Japan. In order to escape the condemna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 politicians secretly tampered with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order to conceal the official-citizen collaboration against religious people.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ries of persecution is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Japanese schools from the end of Meiji to Taisho period is permeated by the imperial system and the state Shinto.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ism and Shinto belief is to paralyze the political cognition of the people, so that the elite and the people focus on the religious and ethnic problem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alleviate the domestic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risis. One of the root causes of Japan's failure to reflect on the historical crimes it committed against Asian nations is the crazy worship of the emperor and Shinto.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上海理工大学校级项目:“迁辰战争后的议和与东亚三国动向”(15HJSK-YB20) 上海高校优秀青年项目:“万历援朝战争与16世纪末的东亚国际关系研究”(ZZslg15082)
【分类号】:G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侃;南北朝佛教教团阶级结构述论[J];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2 肖玉秋;;1917年前俄国关于驻北京传教团政策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佛莱彻;赵秋蒂;;中国西北的纳格什班底教团[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4 肖玉秋;;1917年前俄国驻北京传教团办学活动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5 谭树林;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海外传教组织——关于恒河外方传教团的创建及其对华影响的考察[J];齐鲁学刊;2005年05期
6 苏军;第一次结集与迦叶、阿难之争[J];南亚研究;1994年02期
7 ;除魔师“黑色教团”组织图大公开!![J];少年人生(Look);2005年17期
8 明成满;;唐五代敦煌普通僧尼参与教团管理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列;;“施教”与“治夷”:民国时期凉山彝区考察报告研究——以四川省政府边区施教团考察报告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8期
10 ;《东方少年》在苗寨[J];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清规戒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朱海录;百人“义教团”进校上讲台[N];无锡日报;2007年
2 兰亚明 秦红;南大首批赴疆支教团昨夜启程[N];新华日报;2000年
3 姜生;宗教生态与宗教世俗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日本继续监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本报记者 林智岚;厦大支教团:改变孩子,也改变自己[N];福建日报;2006年
6 郭晓琦;支教团在镇原[N];甘肃日报;2004年
7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历史前尘 悲歌如泣(上)[N];人民日报;2001年
8 牟钟鉴;宗教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N];中国民族报;2013年
9 通讯员 正军邋玉佩 记者 张玉峰;翔宇支教团:我们不负重托[N];扬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戒律清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安子昂;十六国北朝佛教僧尼的俗化[D];郑州大学;2015年
2 周玉茹;中国早期比丘尼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朱继莲;出家不出世:隋唐时期比丘尼的世俗性特征[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4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40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