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南京市六合区初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3: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促使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争先恐后的涌入城市。当工作和生活得到相对稳定之后,他们会把自己的子女接入城市一同生活,从而使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其中造成的教育均等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城乡教育资源的公正配置和教育公平成为公共治理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以南京市六合区为实证对象,以重构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机制和完善治理模式为问题导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分问卷解析,发现存在教育的社会认知能力不足,政府教育资源供给缺位,学校对特殊群体管理机制欠缺以及家庭的教育能力不足,依据教育均等化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治理的系统性问题的理论逻辑,文章借助教育公平性的理论视角,提出了教育公平理论框架下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创新模式,即构建共享式的教育资源政府公平配置机制,共生理念下的社区矫正和保障机制以及同质化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面向城乡初等教育公正发展和阶层代际公平的公共性制度的价值导向。
【图文】:

教辅书,经济不发达,子女,教育资源


图3-1购买子女教辅书籍情况逡逑另外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当地教育资源和逡逑教学质量都十分落后,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本身文化程度就很低,很难对孩子进行教育,,逡逑有的甚至是不识字的文盲/半文盲,那就根本谈不上辅导子女的学习了。数据统计显示,逡逑

老师,进城务工,学生,遇到困难


歧视来源于本地学生。47.邋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反映他们在生活或者学习逡逑上所遇到的困难基本上没有或者从来没有得到过本地同学的帮助,而调查中几乎所有的逡逑本地学生都表示,遇到困难能很快得到其他学生的帮助。(见图3-2)逡逑1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云;钟景迅;曾荣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之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02期

2 韦谢;杨治;;中国居民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供给——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平等[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01期

3 赖红梅;;公平视角下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皖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吴丽丽;;谈教育资源分配模式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22期

5 杨晓锋;赵宏中;;教育不平等、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包容性增长理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6期

6 张传萍;;从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变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7期

7 雷晓云;;政府的责任及其实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1期

8 雷万鹏;汪传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24期

9 刘向阳;陈访贤;;文化包容是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要求[J];实事求是;2012年05期

10 宋懿琛;;公共教育服务的形成、内涵与供给机制[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1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庆环;;教育公平,让随迁子女融入城市[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亚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测评模型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谢桂平;中国教育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郭矜;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初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封留才;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何鹏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5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15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6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