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南疆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7:55
【摘要】: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将运算能力作为核心概念提出,并将其纳入数学思考的重要内涵。除此之外,运算能力与数感、符号意识紧密相关,三者均是学生数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编排来看,运算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整个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数学其他模块甚至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必备技能。因此研究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6年教育部与新疆教育厅联合开展的新疆双语教育大规模质量监测项目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六年级学生在“数与代数”模块的得分率仅为50.3%,而南疆学生在此模块的得分率相比于整个新疆而言更低,仅46.5%。因此,本研究结合新疆大规模测评数据,针对南疆六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进行编码分析,以发现学生在运算能力上的问题所在。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首先,从整体来看,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提取记忆中的计算事实(即可以直接从记忆中提取出答案的计算问题),但在混合运算和方程上问题较多。不过,在混合运算中,学生在处理可以简便运算的题目时的准确率高于不可简便运算的题目,表明学生在实施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选择运算方法,达到使运算符合算理,合理简洁的目的;另外,在分数运算和小数运算中学生作答的正确率明显低于整数运算;其次,通过对16道运算题目的编码分析,发现不管是加、减、乘、除还是混合运算、解方程,学生所犯错误的主要类型均为概念性知识错误,如运算顺序错误、分配律使用错误、混淆运算、不理解方程概念、不理解小数分数概念等等。也就是说,培养南疆地区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应从理解运算对象以及算理本身出发,而不是仅仅通过锻炼细心程度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性质的学校进行错误类型的差异性检验,发现学生的概念性错误在三者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在不同性质学校(农村、县镇、城市)的学生在概念性错误上呈现出极其显著性差异,表明解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进程仍需持续推进。最后,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概念性错误寻找错误原因,发现南疆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整数、小数、分数的语法、读法以及书写顺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概念性知识错误的发生。因此,提升南疆地区数学教学质量应从提升双语教育水平抓起。
【图文】:

少数民族教育,教育结构,国家政府,比重


通过对运算内容(包括分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内逡逑容)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中所占篇幅的统计,整理得到各年级运算内逡逑容占整体数学内容的比重,见图1-1:逡逑运算内容占整体数学内容的比重逡逑IIIIIII逡逑一年级邋二年级邋三年级邋四年级邋五年级邋六年级逡逑■运茸内吝■其他逡逑图1-1运算内容占整体ex学内容的比重逡逑另外,少数民族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始终受到国家政府的逡逑高度重视。早在1950年,新疆政府便发出《关于目前新疆教育改革的指示》,要求提高逡逑新疆的文化教育水平?,在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新疆双语教育被提逡逑升为国家战略%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逡逑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作为我国教育逡逑发展的重大目标之一。除此之外,研宄表明气南疆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均低于北逡逑疆,在倡导教育公平、人人得到发展的环境下,对于南疆地区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就显逡逑得尤为重要。逡逑通过本文的研究

学生,题目,单独处理,情况


(一)整体正确率逡逑504名南疆六年级学生样本中,全部(16道)运算题目的平均正确率为56.2%,具逡逑体每道题目的正确率情况如下图3-1所示。逡逑学生作答情况统计逡逑0.9逦-逦,逡逑0.8邋■逡逑illllliiihli逡逑1逦2逦3逦4逦5逦6逦7逦8逦9逦10逦18逦19逦20逦21逦22逦23逡逑题号逡逑图3-1学生整体题目作答情况逡逑从上图3-1我们可以看出,南疆地区六年级学生在单独处理加、减、乘、除运算时逡逑的正确率均超过了邋50%,但是将加、减、乘、除或者整数、小数、分数放到一起组成混逡逑合运算的时候,却只有第9题的正确率高于55%,这说明,学生在处理混合运算时出现逡逑的问题较多。逡逑将16道题目按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以及方程归类后,计算每一类别中南疆逡逑小学生的平均正确率,,所得结果如下表3-5所示。逡逑1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良;;试论数学运算的理解与教学[J];中学教研(数学);2019年02期

2 唐俊涛;;影响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中学数学月刊;2018年11期

3 庄学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考查及其启示——以福建省中考质检试卷为例[J];福建中学数学;2018年10期

4 张莹莹;;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年06期

5 孔祥文;李岚;;论如何培养数学运算核心素养[J];经济师;2018年07期

6 朱继伟;;关于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4期

7 何晓禹;余继光;;例谈数学运算中的“智慧点”[J];数学教学;2015年09期

8 金玉明;;借一道高考题谈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J];中学数学;2016年23期

9 陈传东;;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需过“四关”[J];数学教学通讯;2017年02期

10 杭毅;侯正永;;基于质量监测的初中学生数学运算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汝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2 李华;;浅谈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04年

3 陆仕辉;;小学生数学运算中常见的错误及对策[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第二卷[C];2007年

4 傅旭娜;李洋洋;宋晓蕾;;手指-数字配置及珠算学习对简单数学运算的促进效应[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朱品武;;如何培养和提高职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下)[C];2005年

6 左梦兰;陶云;;4—8岁儿童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翟金和;;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培养计算能力的研究[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十卷[C];2015年

8 邢浩;;浅谈数学核心素养之如何提高运算能力[A];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9 周德成;;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许敏;;多媒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杨会;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8年

2 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 高明法;浅谈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N];周口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谢文君;省今冬公开征集女兵名单确定[N];辽宁日报;2009年

4 江苏省丰县欢口育英初级中学 王鸿卿;怎样提高七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N];学知报;2011年

5 周颖佳;量刑规范不是简单数学运算[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潮州市湘桥区城南中学 蔡素芬;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之探索[N];潮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鲁畅 高博 汤洁峰;治幼儿园“小学化”,“一刀切”不治本[N];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

8 吴松弟;英国数学试卷的启示[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鲁畅 高博 汤洁峰;幼儿园“小学化”为何屡禁不止[N];科技日报;2015年

10 山西省夏县中学 姚秀珍;学好数学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N];山西科技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莹莹;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2 徐厚燕;小学数学运算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3 韩乐;七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文嫡;高二学生数学运算素养水平的测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邵超群;解析几何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6 姚娟;高中文科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7 殷帆;高中文科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8 安兴兴;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三学生数学运算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晶;“三教”视域下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10 陈圆;广西初中生数学运算技能水平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2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02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