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体验式汉字识字教学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赫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诗识字” 开发课例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S1期
2 郑小玲;;浅谈如何应用汉字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49期
3 詹海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汉字素养论[J];语文建设;2018年26期
4 吴文倩;;汉字入门趣味教学——以非汉字文化圈小学阶段为例[J];文教资料;2019年13期
5 范凌燕;;“汉字学微课”为低年级识字课堂注入新的活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
6 陈桂虹;;汉字为航 字理为蕴——汉字学艺术与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新教师;2016年12期
7 白森泉;;汉字学系统识字开发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12期
8 李祖贵;;例说汉字的奥秘与趣味——读流沙河《白鱼解字》三载之余作[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35期
9 桑迪欢;;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16年59期
10 杨美芳;;识字写字教学中应该引进汉字学知识[J];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韦忠惠;;运用识字策略提升小学生汉字素养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年
2 黄琼妹;;渗透汉字字理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年
3 黄庆云;;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重复与识字效果关系的探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年
4 李晓丹;;教学型汉字学术语及其英译规范研究——对外汉字教学术语个案分析[A];学行堂语言文学论丛(第四辑)——2013年全国博士生论坛(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比较文学学研究领域)论文集[C];2013年
5 舒文琪;;汉字与中华民族的重“土”意识[A];荆楚学术2017年第7期(总第十五期)[C];2017年
6 舒文琪;;汉字与中华民族的重“土”意识[A];荆楚学术2017年第8-9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一个汉字学三年,,不是因为蠢和懒[N];南方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霞;翻越“汉字学习”这座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3 本报记者 顾星欣;汉字,中国人的心灵地图[N];新华日报;2018年
4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陆忠发;科学地说解汉字造字理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5 高天如;为了推进汉语文的现代化[N];文汇报;2017年
6 王宁;怎样读《说文解字》[N];中华读书报;2017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汉字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工具”[N];深圳特区报;2017年
8 刘香芹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让汉字教育科学化[N];中国教师报;2017年
9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 蒋修若;海外汉字学脉络研究有待加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0 姚永绍;一部优秀的文字学教材[N];语言文字周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玉梅;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微;汉字读、写能力与汉语总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于慧桐;不同汉字学习方法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3 谢巧鸿;汉字学视野下小学生错别字纠正策略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9年
4 廖琳;小学语文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实践研究[D];集美大学;2019年
5 黄荣;泰国清莱皇太后大学中级汉语学习者汉字习得情况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6 王雪菲;《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启蒙价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7 郭阿敏;中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调g把芯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8 郝晓琳;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9 胡荣;汉字首饰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王攀峰;目的语环境下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书写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4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0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