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台北两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比较研究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23.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课程
1.3.2 《体育与健康》课程
1.4 文献综述
1.4.1 有关国内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
1.4.2 国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比较分析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访谈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苏州市与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对比分析
3.2 苏州市和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3.2.1 苏州市与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比较分析
3.3 苏州市和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现状对比分析
3.3.1 苏州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结构的现状
3.3.2 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结构的现状
3.3.3 苏州市与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现状对比
3.4 苏州市与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方式的对比分析
3.4.1 苏州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评价的现状
3.4.2 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评价的现状
3.4.3 苏州市与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方式对比
3.5 苏州市和台北市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
3.5.1 苏州市与台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6 影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3.6.1 场地设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建设
3.6.2 师资队伍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建设
3.6.3 学校领导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
3.6.4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因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芬敏;肖明善;;论信息技术支持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J];运动;2018年09期
2 张烁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施的创新研究——以新编七年级教材为例[J];体育教学;2013年12期
3 周松桢;;组织开展《体育与健康》集体备课的“三板斧”[J];体育教学;2016年04期
4 马强;殷恒婵;黄凯;郭卓;毛丽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教学;2017年01期
5 薛志学;;偏远山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探讨——以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为例[J];体育师友;2017年03期
6 杨忠荣;;童谣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7期
7 李德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J];青海教育;2006年05期
8 肖明善;;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二次备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12期
9 胡延福;张纯一;张春宝;;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组的若干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11期
10 魏孝捷;;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J];体育教学;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淑慧;生命教育视野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陶曦鸣;苏州与台北两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李瑞军;潍坊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传坤;滨州市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李群凤;淄博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依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心理适应的调查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茜;秦皇岛市市区部分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赵顺;长株潭和湘西自治州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现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64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86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