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融入教育研究 ——基于长沙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3-03 20:57
本文基于教育融入的视角,以长沙市两所小学为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关原因,最后,以此为基础,探讨相关的对策,以为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融入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融入教育在合作交往融入、学习实践融入、文化审美融入和品德习惯融入四个方面都存在相应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合作交往融入上,当他们顺利成为城市学校的学生之后,我们依然要思考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否可以及时融入学生集体。在品德习惯融入上表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礼仪习惯的问题。在学习实践融入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习中并未全面融入,一般表现在教学程序上包括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以及成绩评估等部分。在文化审美融入上,随迁子女对陌生地区的认知渠道不多,这些问题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内心深处对城市教育的融入度不高。原因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各自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从合作交往融入来看主要是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的自卑心理、学籍无法及时迁入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所造成的。文化审美融入方面主要是因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农民工随迁子女了解长沙文化大部分都是通过学校课程,很...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教育分析框架??16??
从图4-1可以发现,82%的学生选择“自己走到一边不跟他交流”,只有18%??的学生选择“跟父母吵着架要”、“借同学的来玩”和“告诉老师说他带游戏机??到学校”,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内心比较自卑看到别人有好玩的玩具会想到自己??没有或买不起默默地走开而不是一起分享,他们也比较懂事不会吵父母要或者小??心眼跟老师告状。??再查看教师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随迁子女主动向人交流的情况,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他们的礼仪现状是?”调查结果如图4-2所示。??
从图4-2可以发现,52%的老师选择“小部分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师选择“大部分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甚至还有28%的老师选择了“跑”,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不愿主动与人交流,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进一步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没能很好地合作交流融入。??2学习实践融入方面??通过了解学生是否对学校表示满意,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融入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统计检验[J]. 郑永兰,迟旭.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对德国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的再思考——以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互动为视角[J]. 刘骞. 国际政治研究. 2017(05)
[3]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问题的对策思考[J]. 梁艳青. 劳动保障世界. 2017(06)
[4]桥接型社会资本与新移民社会融入——兼论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对新移民融入的推动作用[J]. 刘芳. 学习论坛. 2015(11)
[5]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J]. 张琳. 当代继续教育. 2015(03)
[6]城市梦:新生代农民工青春梦的自我实践——基于社会融入视角实证分析[J]. 吴浩,余茉莉.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4(01)
[7]双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与思考[J]. 何绍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8]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 陈成文,孙嘉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6)
[9]互动与融合——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J]. 乔金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10)
[10]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J]. 刘东霞,王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新媒体视域下城镇残疾青年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李鸿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2]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社会融入研究[D]. 赵倩.沈阳师范大学 2017
[3]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张佳佳.南京大学 2017
[4]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王维悦.安徽大学 2017
[5]孤残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D]. 匡伟杰.苏州大学 2017
[6]社会融入对城市随迁老人休闲满意度影响研究[D]. 龚静.苏州大学 2017
[7]人口流入城市开放度的探索性研究[D]. 王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5
[8]拓展与应用:迪尔凯姆自杀社会学研究[D]. 马静.中南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1926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教育分析框架??16??
从图4-1可以发现,82%的学生选择“自己走到一边不跟他交流”,只有18%??的学生选择“跟父母吵着架要”、“借同学的来玩”和“告诉老师说他带游戏机??到学校”,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内心比较自卑看到别人有好玩的玩具会想到自己??没有或买不起默默地走开而不是一起分享,他们也比较懂事不会吵父母要或者小??心眼跟老师告状。??再查看教师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随迁子女主动向人交流的情况,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他们的礼仪现状是?”调查结果如图4-2所示。??
从图4-2可以发现,52%的老师选择“小部分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师选择“大部分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甚至还有28%的老师选择了“跑”,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不愿主动与人交流,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进一步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没能很好地合作交流融入。??2学习实践融入方面??通过了解学生是否对学校表示满意,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融入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统计检验[J]. 郑永兰,迟旭.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对德国穆斯林移民社会融入的再思考——以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互动为视角[J]. 刘骞. 国际政治研究. 2017(05)
[3]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问题的对策思考[J]. 梁艳青. 劳动保障世界. 2017(06)
[4]桥接型社会资本与新移民社会融入——兼论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对新移民融入的推动作用[J]. 刘芳. 学习论坛. 2015(11)
[5]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J]. 张琳. 当代继续教育. 2015(03)
[6]城市梦:新生代农民工青春梦的自我实践——基于社会融入视角实证分析[J]. 吴浩,余茉莉.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4(01)
[7]双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与思考[J]. 何绍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8]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 陈成文,孙嘉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6)
[9]互动与融合——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J]. 乔金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10)
[10]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J]. 刘东霞,王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新媒体视域下城镇残疾青年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李鸿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2]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社会融入研究[D]. 赵倩.沈阳师范大学 2017
[3]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张佳佳.南京大学 2017
[4]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王维悦.安徽大学 2017
[5]孤残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D]. 匡伟杰.苏州大学 2017
[6]社会融入对城市随迁老人休闲满意度影响研究[D]. 龚静.苏州大学 2017
[7]人口流入城市开放度的探索性研究[D]. 王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5
[8]拓展与应用:迪尔凯姆自杀社会学研究[D]. 马静.中南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1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6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