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的高品质发展之路——成都市红牌楼小学“高品质学校建设”案例
发布时间:2022-02-12 15:31
近百年的老校在新时代以"和而不同、雅而有趣"的"和雅教育"为核心文化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通过课程优化、教师发展、科研引领等路径,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对现代教育的需求,使学校从优秀走向优质,以建成和雅四园(雅致的文化校园、风雅的生活公园、慧雅的学习乐园、灵雅的精神家园)为目标的高品质学校。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2020,(3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第五,鼓励课程创生,努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班本课程个性化,丰富儿童校园生活,改良儿童学习方式。首先是理清学校课程体系。(见图4)二是认清课程的核心价值,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素养。三是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科融合,打通育人边界。把常规做出品质,让常态成为力量,让常识自然发生,让质量保持正常,为儿童积淀向上发展的可能。学校语文组坚守“优质教研”“优质备课”“优质课堂”“优秀教研组”的追求,积极开展常态教研和课例研究。语文学科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坚持读经典、诵经典、演经典,让经典诵读进入生活、经典诵读进入课堂、经典诵读形成特色、亲子诵读进入家庭。学校数学组平均年龄最大,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最靠前,三顾云的使用和极课大数据、电子白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组以集体智慧整理孩子们的课堂内外思维训练、课件、微课等,历经十年已形成资源,利用三顾云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数据库,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和减负起到了极大作用。英语学科让儿童多一种认识世界的机会,促进了国际交流,为此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在学校就读的外国学生家庭的资源,孩子们在和外国小朋友共同生活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文化交流自信,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音乐和美术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围绕着学校的特色开展活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以“迈向未来走进生活”为理念,已经形成办学基本特色,形成了比较突出的传统文化课程群,我们称为“五张名片”,已进入到融入阶段———经典诵读,带着经典走向儿童;书法教育,做最中国的中国人;川剧传习,做最四川的中国人;太极习练,感受动静之态;篆刻小印,领略方寸之间的美。音乐组开设了川剧变脸、川剧小打、川剧念白、川剧舞蹈等社团,先后培育了川剧爱好者几百人,利用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双创原则编排的川剧课本剧在各级展演中连年获一等奖。学校也被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五大部门确定为戏剧进校园试点学校,目前学校有30多名孩子会川剧变脸,数量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美术组根据儿童生活的内容开展课程教学,给儿童多一种表达、表现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毕业留言册,让孩子们画出校园中自认为最留恋的地方,最后为新一年级弟弟妹妹做成校园攻略图。体育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阳光心态,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实现体育德育一体化。科学课程引领生活,改良生活方式,尤其是“红小”家庭实验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有一个留守孩子,长期以来家人没有办法管教他,放学一回家就耍电脑、玩手机、打游戏。后来学校推行家庭实验室,孩子很感兴趣,在家里按老师要求整理出了一个角落,贴上学校发的家庭实验室授牌,以后每天回家就做老师推荐的各种实验。他把学校孵化的鸡领养回去训练成了宠物。他一回去,这只鸡就围着他转。他把鸡产下的第一枚蛋作为礼物送奶奶,奶奶十分感动,逢人便讲家庭实验室太好了,感谢老师、感谢学校。学校德育课程围绕“红小的红实质是爱”来构建,让孩子们从爱自己到爱整个世界,逐步撑开他们的格局和胸怀,形成了爱自己———爱家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党)———爱天下的“六爱”目标体系(见图5)。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本文编号:3621973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2020,(3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第五,鼓励课程创生,努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班本课程个性化,丰富儿童校园生活,改良儿童学习方式。首先是理清学校课程体系。(见图4)二是认清课程的核心价值,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素养。三是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科融合,打通育人边界。把常规做出品质,让常态成为力量,让常识自然发生,让质量保持正常,为儿童积淀向上发展的可能。学校语文组坚守“优质教研”“优质备课”“优质课堂”“优秀教研组”的追求,积极开展常态教研和课例研究。语文学科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坚持读经典、诵经典、演经典,让经典诵读进入生活、经典诵读进入课堂、经典诵读形成特色、亲子诵读进入家庭。学校数学组平均年龄最大,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最靠前,三顾云的使用和极课大数据、电子白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组以集体智慧整理孩子们的课堂内外思维训练、课件、微课等,历经十年已形成资源,利用三顾云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数据库,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和减负起到了极大作用。英语学科让儿童多一种认识世界的机会,促进了国际交流,为此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在学校就读的外国学生家庭的资源,孩子们在和外国小朋友共同生活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文化交流自信,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音乐和美术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围绕着学校的特色开展活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以“迈向未来走进生活”为理念,已经形成办学基本特色,形成了比较突出的传统文化课程群,我们称为“五张名片”,已进入到融入阶段———经典诵读,带着经典走向儿童;书法教育,做最中国的中国人;川剧传习,做最四川的中国人;太极习练,感受动静之态;篆刻小印,领略方寸之间的美。音乐组开设了川剧变脸、川剧小打、川剧念白、川剧舞蹈等社团,先后培育了川剧爱好者几百人,利用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双创原则编排的川剧课本剧在各级展演中连年获一等奖。学校也被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五大部门确定为戏剧进校园试点学校,目前学校有30多名孩子会川剧变脸,数量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美术组根据儿童生活的内容开展课程教学,给儿童多一种表达、表现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毕业留言册,让孩子们画出校园中自认为最留恋的地方,最后为新一年级弟弟妹妹做成校园攻略图。体育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阳光心态,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实现体育德育一体化。科学课程引领生活,改良生活方式,尤其是“红小”家庭实验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有一个留守孩子,长期以来家人没有办法管教他,放学一回家就耍电脑、玩手机、打游戏。后来学校推行家庭实验室,孩子很感兴趣,在家里按老师要求整理出了一个角落,贴上学校发的家庭实验室授牌,以后每天回家就做老师推荐的各种实验。他把学校孵化的鸡领养回去训练成了宠物。他一回去,这只鸡就围着他转。他把鸡产下的第一枚蛋作为礼物送奶奶,奶奶十分感动,逢人便讲家庭实验室太好了,感谢老师、感谢学校。学校德育课程围绕“红小的红实质是爱”来构建,让孩子们从爱自己到爱整个世界,逐步撑开他们的格局和胸怀,形成了爱自己———爱家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党)———爱天下的“六爱”目标体系(见图5)。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本文编号:3621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2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