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8 13:32
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一直是上海市教委推出的一项重要课程与教学改革举措,同时也是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和理论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在二期课改的推动下,教学方法愈加趋于兴趣化和多样化,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身心特点。但是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现有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是提高不了学生的兴趣,个别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仍然沿袭陈旧的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在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上也很少有实质性的推进。究其原因,与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缺乏清晰的设计理念、思路和方案以及体育组和体育教师层面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缺乏强有力的创新和探索不无关系。因此,不管是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从“以人为本”来看,如何为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疏通好路径,为改革提供具体的操作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抽样选取14所小学进行体育兴趣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调查研究,为上海市学校体育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研究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1.总体上来看,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比较好,但是,由于师资场地紧张,部分教师以及学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小学兴趣化概念研究
2.2 有关快乐体育的研究
2.3 快乐体育园地的研究
2.4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2.5 校本课程的研究
2.6 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研究
2.7 小学体育课趣味性的研究
2.8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地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课程改革方面
4.1.1 体育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4.1.2 校本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4.1.3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4.2 体育课程教学方面
4.2.1 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情况分析
4.2.2 主教材以游戏方式开展情况分析
4.2.3 有效提问环节使用情况分析
4.2.4 参与讨论环节开展情况分析
4.2.5 展示环节开展情况分析
4.2.6 自评、互评方式开展情况分析
4.2.7 电化教育技术开展情况分析
4.2.8 自制特色运动小器材开展情况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体育兴趣化课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周燕. 中国学校体育. 2019(02)
[2]浅谈小学体育兴趣化[J]. 徐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3]“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J]. 郭可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从课堂展示角度分析体育教学质量的表与里[J]. 张海平. 体育教学. 2016(06)
[5]以生为本 激发兴趣 灵动课堂——小学体育实施兴趣化教学之实践探索[J]. 顾永明.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5)
[6]呵护那棵叫做“体育兴趣”的小芽 上海推进“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J]. 徐倩. 上海教育. 2016(10)
[7]基于“经验+实证”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 冯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16(02)
[8]日本学校体质教育的演变及启示——以“身体形成运动”解析为中心[J]. 董跃春,谭华. 体育学刊. 2016(01)
[9]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纲要对我国基础体育教学改革的启发[J]. 汪晓琳,李凤英.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1)
[1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小学体育激趣教学策略浅谈[J]. 李波. 学周刊. 2015(35)
博士论文
[1]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 冯红静.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小学体育兴趣化”背景下教学方法选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 王春花.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新乡市红旗区小学大课间体育特色研究[D]. 刘玉雪.河南师范大学 2017
[3]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 陈美媛.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大课间体育活动特征分析与评价指标研究[D]. 张惠.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成都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的研究[D]. 朱钰.成都体育学院 2016
[6]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谢亚娇.首都体育学院 2013
[7]对北京市三所小学体育校本课程情况的调查[D]. 赵丹青.北京体育大学 2013
[8]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 王雪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6
[9]论我国的体育生活化趋势[D]. 郝树源.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57120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小学兴趣化概念研究
2.2 有关快乐体育的研究
2.3 快乐体育园地的研究
2.4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2.5 校本课程的研究
2.6 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研究
2.7 小学体育课趣味性的研究
2.8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地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课程改革方面
4.1.1 体育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4.1.2 校本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4.1.3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4.2 体育课程教学方面
4.2.1 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情况分析
4.2.2 主教材以游戏方式开展情况分析
4.2.3 有效提问环节使用情况分析
4.2.4 参与讨论环节开展情况分析
4.2.5 展示环节开展情况分析
4.2.6 自评、互评方式开展情况分析
4.2.7 电化教育技术开展情况分析
4.2.8 自制特色运动小器材开展情况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体育兴趣化课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周燕. 中国学校体育. 2019(02)
[2]浅谈小学体育兴趣化[J]. 徐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3]“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J]. 郭可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从课堂展示角度分析体育教学质量的表与里[J]. 张海平. 体育教学. 2016(06)
[5]以生为本 激发兴趣 灵动课堂——小学体育实施兴趣化教学之实践探索[J]. 顾永明.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5)
[6]呵护那棵叫做“体育兴趣”的小芽 上海推进“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J]. 徐倩. 上海教育. 2016(10)
[7]基于“经验+实证”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 冯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16(02)
[8]日本学校体质教育的演变及启示——以“身体形成运动”解析为中心[J]. 董跃春,谭华. 体育学刊. 2016(01)
[9]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纲要对我国基础体育教学改革的启发[J]. 汪晓琳,李凤英.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1)
[1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小学体育激趣教学策略浅谈[J]. 李波. 学周刊. 2015(35)
博士论文
[1]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 冯红静.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小学体育兴趣化”背景下教学方法选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 王春花.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新乡市红旗区小学大课间体育特色研究[D]. 刘玉雪.河南师范大学 2017
[3]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 陈美媛.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大课间体育活动特征分析与评价指标研究[D]. 张惠.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成都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的研究[D]. 朱钰.成都体育学院 2016
[6]北京市部分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谢亚娇.首都体育学院 2013
[7]对北京市三所小学体育校本课程情况的调查[D]. 赵丹青.北京体育大学 2013
[8]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 王雪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6
[9]论我国的体育生活化趋势[D]. 郝树源.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57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5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