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能视角下农村地区校外课后托管班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06:01
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在如今已和众多学生家庭息息相关,托管班也已经成为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本研究从教育功能的视角下,探究农村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农村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教育质量的建议,以期提供分寸之功。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方法和观察方法。笔者对龙岩市X区农村地区3个镇的中心小学(D小学、X小学、Y小学)周围的25所校外课后托管班的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与这25所校外课后托管班的老师、负责人聊天和采访。同时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对3所学校的部分语数教师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和访谈之余,笔者还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托管班对托管环境、学生学习行为、托管班教师行为等进行1个月的观察。经过整理分析问卷、访谈资料、观察记录等材料,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角度,笔者建构出农村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的三种教育功能。1、辅助家庭教育;2、补充学校教育;3、强化社会教育。本研究重点分析农村校外课后托管班在这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辅助家庭教育方面,农村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学生...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研究起源
二、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三)关于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地区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相关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现有的托管班类型及性质
(一)校内公益性托管班
(二)校外公益性托管班
(三)校外盈利性托管班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理论
(二)教育机会均雜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教育功能理论
四、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的功能分析
第三章 家长问卷调查描述统计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家长问卷调查内容描述统计
第四章 学生问卷调查描述统计及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农村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教育内容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农村课后托管班教育环境调查结果及分析
四、农村课后托管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结果及分析
五、农村课后托管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六、农村校外托管班学习快乐感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农村地区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一、辅助家庭教育功能不足
二、补充学校教育功能片面
三、忽视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二、政府发挥职责,促进农村地区校外课后托管班的发展
三、发挥公办学校在课后托管服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5033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研究起源
二、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三)关于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地区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相关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现有的托管班类型及性质
(一)校内公益性托管班
(二)校外公益性托管班
(三)校外盈利性托管班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理论
(二)教育机会均雜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四)教育功能理论
四、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的功能分析
第三章 家长问卷调查描述统计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家长问卷调查内容描述统计
第四章 学生问卷调查描述统计及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农村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教育内容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农村课后托管班教育环境调查结果及分析
四、农村课后托管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结果及分析
五、农村课后托管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六、农村校外托管班学习快乐感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农村地区小学生校外课后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一、辅助家庭教育功能不足
二、补充学校教育功能片面
三、忽视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二、政府发挥职责,促进农村地区校外课后托管班的发展
三、发挥公办学校在课后托管服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5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9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