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体育教化作用的渐渐加强,使得基础教育面临重任。实践中发现,小学体育课程在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体育更多的教化作用及功能的多元化,忽视了对小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致使体育较大层面上形成了缺失缺位教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新课标》)对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加以明确,除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外,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符合现今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的变化,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有推进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湘潭市风车坪学校;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课程 小学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XJK012CZXX031) 湘潭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创建研究”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4B416)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S140081)
【分类号】:G623.8
【正文快照】: 1 2011版《新课标》与2001版的对比研究1.1课程性质与特征的比较2011版《新课标》增加了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描述,注重锻炼人数及素质的提高,去掉对“课程价值”的描述,增加对“课程性质”的说明。从性质和特征上看,在2001年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健身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慧灵;潘洪建;金玉;;中澳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赵小林;;韩国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年Z6期
3 竭晓光;;解析小学体育课程的改进措施[J];神州;2013年29期
4 胥建军;村级小学体育课程资源五开发[J];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02期
5 苗坤;;浅析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能力培养[J];神州;2012年15期
6 周本权;;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年10期
7 赵福俊;;寓教于乐“:实践”与“理论”并举——以苏教版为例,浅谈小学体育课程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8 丁洁;;浅谈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内容的可行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03期
9 杨思悟;;浅谈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学生自评能力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05期
10 狄家奇;;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留红;张予南;;论身体素质敏感期与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霞;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历史演进[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芬;小学体育课程增加健美操内容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东;对广西农村小学体育课程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兰雷;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琳;江苏省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宋义忠;濮阳市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冲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饶丹丹;滇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蔡慈兴;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钢;街舞运动纳入小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菲;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对学童体适能发展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0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57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