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黔南州公立小学科学课程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5:28

  本文关键词:黔南州公立小学科学课程现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黔南州 科学课程 教师素养 现状


【摘要】:21世纪科技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国家军事安全的根本保障,科技的开发依赖于有科学素养的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未来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聚焦于科学技术,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科学课程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最便捷、最直接的手段。为了解贵州省黔南州公立小学科学课程现状情况,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教师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以小学科学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着重对黔南州随机挑选的21所公立小学科学课程开设、师资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黔东南州和遵义市务川县的部分公立小学也做了相关调查,以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学校、科学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入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全面、客观了解黔南州公立小学科学课程现状情况。结果表明:黔南州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评价较低,但该地区教师素养评价结果稍高于黔东南州和遵义市务川县,且科学教师性别比例最适中,高职称的教师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但专职科学教师所占比重最小;小学科学教师教龄普遍较长,但从事科学课程的教龄多数在3年以下,且教师科研开展情况不佳,继续学习的意识不强。通过对学校相关情况的调查表明,黔南州公立小学科学课程的实验开设现状不理想,科学课程的实验室和仪器室数量不足,实验器材配置不合理,且科学课程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以纸笔测试和综合表现两种形式为主;《科学》教材采用“循环使用制”,不全额发配。黔南州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相关常识的了解较多,学习科学课程态度积极,且学习能力很强。
【关键词】:黔南州 科学课程 教师素养 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引言7-13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7-8
  • 1.1.1 科学课程7
  • 1.1.2 科学素养7-8
  • 1.2 国内外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8-10
  • 1.2.1 国外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8-9
  • 1.2.2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程9-10
  • 1.3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存在的问题10-11
  • 1.4 问题的提出11-12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8
  • 2.1 研究对象13
  • 2.2 研究内容13
  • 2.3 研究方法13-17
  • 2.3.1 文献研究法13-14
  • 2.3.2 教师访谈法14
  • 2.3.3 问卷调查法14-17
  • 2.4 技术路线17
  •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17-18
  • 3 调查结果的分析及讨论18-39
  • 3.1 教师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8-27
  • 3.1.1 小学科学教师素养评价权重18-19
  • 3.1.2 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结果19-20
  • 3.1.3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20-24
  • 3.1.3.1 小学科学教师性别比例情况20-21
  • 3.1.3.2 小学科学教师专兼职情况21-22
  • 3.1.3.3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背景情况22
  • 3.1.3.4 小学科学教师职称等级情况22-23
  • 3.1.3.5 小学科学教师教龄及任职科学课程教龄情况23-24
  • 3.1.4 小学科学教师科研开展情况24-25
  • 3.1.5 小学科学教师继续学习情况25-27
  • 3.2 学校情况的统计与分析27-29
  • 3.2.1 小学科学实验室配置情况27-28
  • 3.2.2 小学科学课程考核方式28-29
  • 3.2.3 小学科学教材配备情况29
  • 3.3 学生情况的统计与分析29-39
  • 3.3.1 生活常识方面29-30
  • 3.3.2 学习兴趣方面30-33
  • 3.3.3 科学实验方面33-35
  • 3.3.4 科学态度方面35-38
  • 3.3.5 学习能力方面38-39
  • 4 黔南州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现状及原因分析39-46
  • 4.1 科学教师素养的评价较低39-40
  • 4.2 科学教师性别比例适中,兼职教师比重大40-41
  • 4.3 科学教师职称较高,但是教龄严重失衡41-42
  • 4.4 科学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继续学习意识不强42-43
  • 4.5 实验室配置不达标,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教材数量不足43-45
  • 4.6 学生生活常识较丰富,科学兴趣广泛45
  • 4.7 学生科学态度积极,学习能力较强45-46
  • 5 建议46-49
  • 5.1 明确科学课程和教师地位,建立专门的教师评价系统46-47
  • 5.2 引进年轻教师,培养专职科学教师47-48
  • 5.3 合理建设和配置科学实验室48
  • 5.4 规范科学课程考核,全额发放《科学》课本48-49
  • 5.5 建立“家—校”合作学习模式49
  • 6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至立;努力提高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的水平[J];人民教育;2001年01期

2 罗敏玲;浅谈小学科学教学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难点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陈轩;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思路[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 许弟余;;对《小学科学教育》试卷及答案的商榷[J];中国考试;2005年06期

5 徐明;浅谈低年级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游戏的组织[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3期

6 贾东立,李桂林;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Z1期

7 唐湘桃;中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比较——从一则美国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想到的[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范荣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02期

9 高尚芬;;浅谈高师对未来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05期

10 袁军;;全英小学科学教学奖[J];科学大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昕倩;林长春;曹静;查直;况维;刘静;;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现状调查报告[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倪嘉龙;;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3 吴涧石;;优·新·高——从《斜面的作用》谈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4 王凌诗;;北京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姜建文;刘晓玲;姚彩霞;;南昌市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小学科学教师——江西省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江光华;;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怪现象[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8 蒋宗平;;批判与建设——小学科学课堂观察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胡俊;蒋克娟;;在科学课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王秀丽;顾小义;;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严;小学科学教育如何更上层楼 教科版《科学》教材研讨暨培训会理论与实践并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镇远县舞阳镇两路片区中心小学 陈守均;谈谈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程莉莉;浙江建380个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张红霞;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杨婷 郝建玲;让科学点亮孩子们的心灵[N];科学导报;2005年

6 朱金龙 李苑;小学科学教育是社会实践过程[N];文汇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唐婷;小学科学课处境何时不再尴尬[N];科技日报;2006年

8 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理科室 殷志杰 蔡矛;小学科学教育教材60年之路[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徐德明;学生欢迎 家长轻视 师资不强[N];天津教育报;2009年

10 普定县白岩镇红旗小学 杨庆刚;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N];贵州民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凤芹;小学科学教育知合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秋菊;反思性教学观照下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丁琦;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研及对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黄春方;苏州市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君兰;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观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锋治;英国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训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冯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欢;从理念到课堂—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实现条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爱民;师范生小学科学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e,

本文编号:684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684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