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舞蹈在昆明市小学开展现状及推广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校园体育舞蹈在昆明市小学开展现状及推广模式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园体育舞蹈 昆明市小学 开展现状 推广模式
【摘要】:校园体育舞蹈是在体育舞蹈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特点进行创编的在学校实施的一项新操类运动项目。它是在体育舞蹈的基础上进行改变的,方位、方向、空间的变化将体育舞蹈专业化动作简易化,配上欢快的音乐、基本舞步加上手臂动作、同时又不失原来的舞蹈风格和特点,进行的一种新兴舞蹈。校园体育舞蹈改变了学校原来一味做广播操的气氛,加入流行的元素,吸引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形体、交际能力、音乐节奏等。本文通过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校园体育舞蹈目前在昆明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校园体育舞蹈在昆明市小学开展范围小,局限性大,普及程度低;2.校园体育舞蹈项目在昆明市小学深受学生欢迎,近80%的学生喜欢这项运动。78%的学生家长支持孩子学习校园体育舞蹈,其中97.75%的教师认为创编的动作难度适中,能适应在小学推广;3.校园体育舞蹈教师专项技术水平欠缺,教师学历高、教龄高,但是教师呈现年轻化状态,专业教师极少,女老师多于男老师,且教师培训时间短,持续性差;4.校园体育舞蹈项目缺乏宣传,且宣传途径较少;5.校园体育舞蹈比赛收费偏高,竞技水平低。建议:创新校园体育舞蹈的动作编排,融入当下流行元素或具备民族特色的校园拉丁舞;加强政府教育厅对校园体育舞蹈的干预,加强政府、教育部门的扶持力度,增加校园体育舞蹈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权重;加大校园体育舞蹈教师的队伍建设;丰富宣传途径加强网络社交模式宣传;校园体育舞蹈比赛收费合理化,降低比赛的报名费,控制成本。同时招商引资,加大赛事的赞助,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树立起赛事的品牌效应。打破原来学校局部开展模式,建立各区俱乐部模式网点模式,合理利用社会公益基金和教育部门专款组织开展,有效利用社会公共场地开展。
【关键词】:校园体育舞蹈 昆明市小学 开展现状 推广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前言9-16
- 1.1 选题背景9
- 1.2 选题依据9-10
- 1.3 选题目的10-11
- 1.4 选题意义11
- 1.4.1 为推进校园体育舞蹈在昆明市小学更好的开展11
- 1.4.2 为全面贯彻推动新课标的具体体现11
- 1.4.3 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需要11
- 1.4.4 满足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11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6
- 1.5.1 体育舞蹈概念的界定11-13
- 1.5.2 校园体育舞蹈概念的界定13
- 1.5.3 体育舞蹈和校园体育舞蹈的联系和区别13-14
- 1.5.4 校园体育舞蹈推广模式的内涵14-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31
- 2.1 校园体育舞蹈的产生与发展16-18
- 2.2 云南省校园体育舞蹈的推广18-28
- 2.2.1 校园体育舞蹈推广的目标19-20
- 2.2.2 校园体育舞蹈在小学推广的内容20-23
- 2.2.3 校园体育舞蹈的管理机构23-25
- 2.2.4 校园体育舞蹈推广策略25-27
- 2.2.5 校园体育舞蹈推广的特点27-28
- 2.3 其他项目推广模式的相关研究28-31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34
- 3.1 研究对象31
- 3.2 研究方法31-34
- 3.2.1 文献资料法31
- 3.2.2 访谈法31-32
- 3.2.3 问卷调查法32-33
- 3.2.4 个案分析法33
- 3.2.5 数理统计法33-34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34-71
- 4.1 昆明市小学校园体育舞蹈推广的现状调查研究34-60
- 4.1.1 校园体育舞蹈百人大课间参加比赛开展情况调查分析34-36
- 4.1.2 学生对校园体育舞蹈情况调查分析36-44
- 4.1.3 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44-51
- 4.1.4 校园体育舞蹈推广现状分析51-58
- 4.1.5 参加体育舞蹈竞标赛基本情况调查分析58-60
- 4.2 昆明市小学校园体育舞蹈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60-61
- 4.2.1 校园体育舞蹈项目容易推广,但推广效果不好60
- 4.2.2 缺乏对校园体育舞蹈的宣传60
- 4.2.3 缺乏专业体育舞蹈教师,,教师学习途径有限60
- 4.2.4 对校园体育舞蹈的认识不够60-61
- 4.2.5 校园体育舞蹈的比赛收费偏高61
- 4.3 高新一小个案分析61-65
- 4.3.1 高新一小学校基本情况及校园体育舞蹈开展的背景61
- 4.3.2 高新一小校园体育舞蹈课程结构的确立与实施61-64
- 4.3.3 高新一小校园体育舞蹈开展取得的成绩64
- 4.3.4 高新一小校园体育舞蹈开展的模式的优劣分析64-65
- 4.4 适应昆明市校园体育舞蹈推广的新模式研究65-71
- 4.4.1 建立昆明市小学校园体育舞蹈推广新模式的依据65-66
- 4.4.2 昆明市小学校园体育舞蹈推广新模式构成66-69
- 4.4.3 昆明市小学校园体育舞蹈各区俱乐部模式推广实施69-71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71-74
- 5.1 结论71-72
- 5.2 建议72-74
- 参考文献74-76
- 附录76-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文钢;浅论全民健身与体育舞蹈[J];体育函授通讯;2000年01期
2 ;体育舞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03期
3 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陈道裕,胡泓,郑建岳;体育舞蹈与书法艺术[J];体育文史;2001年02期
5 崔小梅,高晖;体育舞蹈的发展及其在高校教学的开展教学[J];体育学刊;2001年03期
6 江芸,郑鸿;浅谈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J];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袁勤,李岳峰,刘雪勇;音乐与体育舞蹈爱好者的关系[J];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8 崔小梅,高晖;试探体育舞蹈美[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宋文利,于泉;浅析影响体育舞蹈健康发展的原因[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曲艳华;张宝东;;论在学生中开展体育舞蹈的重要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博;;体育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亚娟;;上海市体育舞蹈培训点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勇;;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五种气质类型特征的初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志鹏;崔宗祥;栾天峰;;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风险因素的评估与对策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刘少博;;我国体育舞蹈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楠;;体育舞蹈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杨珏;韩甲;;体育舞蹈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吴东方;东伟新;;小康社会潮流健身方法的特征与体育舞蹈项目趋向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赫鹏冲;体育舞蹈舞动春城[N];长春日报;2006年
2 卢苇;体育舞蹈大奖赛为中国带来了什么?[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陈元;河南省体育舞蹈公开赛闭幕[N];河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卢苇;品尝原味体育舞蹈盛宴[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彭玉来;我市体育舞蹈迈向普及化专业化[N];廊坊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铮 王圣志;一个老师一间房,拉起横幅就办体育舞蹈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体育舞蹈:观赏与竞技的完美结合[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静;体育舞蹈赛场显中国势力[N];中国体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孟刚;振兴体育舞蹈还需跨过几道坎[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吕爽 本报通讯员 杨海涛;德州体育舞蹈第一人[N];德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体育舞蹈对女性中老年人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美;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成思亮;北京市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现状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魏丽;体育舞蹈在河南省俱乐部中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5 杨洋;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6 王光;广西城市少儿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黄志刚;论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倩;我国体育舞蹈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思越;南京、成都城市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0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74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