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双因素理论在乡村小学教师激励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0:12

  本文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在乡村小学教师激励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小学教师 双因素理论 激励


【摘要】: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乡村教师的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石,乡村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据。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教育水平的发展,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如何激发乡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将以双因素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根据乡村小学教师的现实激励情况,结合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确定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原则与激励措施。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乡村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与现状。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乡村小学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与工作现状,乡村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有着自己的劳动与个性特征;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现状从工作强度大、工资较低、职称评定、学校环境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现状数据分析。这部分主要从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视角对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利用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发现保健因素并没有起到预防作用,部分激励因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乡村小学教师渴望关怀与认可,不同性别、职称、职务、编制的教师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第四部分,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原则与措施。根据本研究发现的问题,确定了乡村小学的激励原则为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需要、公平性原则、目标一致性;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措施:加强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增加乡村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不同来源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研究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保健因素并没有起到预防作用,部分激励因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乡村小学教师渴望关怀与认可,不同性别、职称、职务、编制的教师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乡村小学教师 双因素理论 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引言10-20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一) 乡村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10
  • (二)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0
  • (三) 乡村教师目前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职业倦怠情况严重10
  • (四) 目前的教师激励研究鲜有从“双因素理论”切入的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三、概念界定11-12
  • (一) 乡村小学教师11
  • (二) 激励与教师激励11
  • (三) 双因素理论11-12
  • 四、文献综述12-15
  • (一) 关于教师激励的研究综述12-13
  • (二) 关于乡村教师激励的研究综述13-14
  • (三) 关于双因素理论的研究综述14-15
  • (四) 研究综述小结15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20
  • (一) 研究思路15
  • (二) 研究方法15-20
  • 第一章 乡村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与现状20-28
  • 一、乡村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20-21
  • (一) 乡村小学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20-21
  • (二) 乡村小学教师职业的个性特征21
  • 二、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现状21-28
  • (一) 工作强度大21-23
  • (二) 工资较低23-24
  • (三) 职称评定24-25
  • (四) 学校环境25-28
  • 第二章 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现状描述28-46
  • 一、乡村小学教师激励的总体情况28
  • 二、保健因素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28-30
  • (一) 学校环境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28-29
  • (二) 学校政策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29-30
  • 三、激励因素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30-35
  • (一) 工资福利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31
  • (二) 人际关系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31-32
  • (三) 认可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32-33
  • (四) 个人成长进步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33-34
  • (五) 工作本身对于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情况34-35
  • 四、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在乡村小学教师人口统计变量上激励作用差异比较35-43
  • (一) 性别对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35
  • (二) 职务对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35-36
  • (三) 职称对保健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36-37
  • (四) 性别对各具体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37-38
  • (五) 是否班主任对各具体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38
  • (六) 职务对各具体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38-40
  • (七) 婚姻状况对各具体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40
  • (八) 职称对各具体因素的激励作用的影响40-43
  • 五、乡村小学教师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3-46
  • (一) 保健因素没有起到预防作用43-44
  • (二) 部分激励因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44
  • (三) 乡村小学教师渴望关怀与认可44
  • (四) 教师的性别、职称等外在因素不同,其需求也不同44-46
  • 第三章 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原则与措施46-53
  • 一、乡村小学教师激励的原则46-47
  • (一) 坚持以人为本46
  • (二) 满足不同需要46
  • (三) 公平性原则46
  • (四) 目标一致性46-47
  • 二、乡村小学教师的激励措施47-53
  • (一) 保健因素方面的激励措施47-48
  • (二) 激励因素方面的激励措施48-50
  • (三) 基于教师编制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50-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8
  • 后记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封玮;;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农村特岗教师”激励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年01期

2 李勉媛;;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肖伟;;后税费时代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初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徐艳;;面向农村教师的激励策略[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5 刘永芳;美国公立学校优秀教师激励体系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750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750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