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生自我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6:45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自我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生 自我控制 教师支持 家庭教养方式


【摘要】: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强调的是通过外在要求和规则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约束。本研究则强调的是,小学生自身因素对自我控制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教育、引导和榜样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根据环境和自身的需求适时地控制自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既可以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也可以为以后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本研究共选取329名1~6年级的小学生,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小学生自我控制的现状,以及探究小学生自我控制与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行为、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控制提供适宜的教育对策和建议。通过对问卷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访谈,结论如下:(1)小学生自我控制总体状况较好,但个体之间存在悬殊,能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较真实的反映,对其自我控制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成人对此并未给予充分地认可;(2)在自我控制整体水平以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示出小学女生的现有程度显著高于男生;(3)小学生自我控制整体水平在年级上呈现显著差异,从三年级开始呈现持续提高的趋势;(4)通过对小学生的自我控制与其感知到的教师支持行为、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教师的支持行为与小学生学习行为和自我控制显著相关,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程度显著影响小学生的自我控制,父母共同承担教育的学生水平显著高于母亲、父亲或祖辈某一方负责的学生。最后依据对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分析,从小学生自身、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探究问题以及其原因之所在,提出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自我控制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家长、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应对的方法,以促使小学生可以从内因出发去增强对于自身的有效掌控。
【关键词】:小学生 自我控制 教师支持 家庭教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问题提出9-10
  • 1.1.1 现实需要9
  • 1.1.2 理论需求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核心概念界定11-12
  • 1.4 文献综述12-17
  • 1.4.1 自我控制的国外相关研究12-13
  • 1.4.2 自我控制的国内相关研究13-16
  • 1.4.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16-17
  • 1.5 研究思路17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17-19
  • 1.6.1 研究的重难点17
  • 1.6.2 研究的创新之处17-19
  • 第二章 研究设计19-23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0
  • 2.2.1 文献法19
  • 2.2.2 问卷法19-20
  • 2.2.3 访谈法20
  • 2.3 研究工具20-21
  • 2.3.1 自我控制小学生自陈量表20
  • 2.3.2 小学生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20
  • 2.3.3 小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行为问卷20-21
  • 2.3.4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21
  • 2.4 研究内容21
  • 2.5 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21-23
  • 第三章 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调查结果23-33
  • 3.1 小学生自我控制的现状23-24
  • 3.2 不同群体间的比较24-33
  • 3.2.1 性别间的比较结果24-25
  • 3.2.2 年级间的比较结果25-29
  • 3.2.3 教师方面的比较结果29-31
  • 3.2.4 家庭方面的比较结果31-33
  • 第四章 小学生自我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33-39
  • 4.1 小学生自我控制存在的问题33-34
  • 4.1.1 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33
  • 4.1.2 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33
  • 4.1.3 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33-34
  • 4.2 小学生自我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4-39
  • 4.2.1 小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分析34-35
  • 4.2.2 教师方面的原因分析35-36
  • 4.2.3 家庭方面的原因分析36-39
  • 第五章 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培养对策39-47
  • 5.1 挖掘小学生自身力量,促使其自我控制的提升39-40
  • 5.2 发挥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注重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40-42
  • 5.2.1 转变观念,注重及时对小学生失控行为的教育40
  • 5.2.2 利用教师支持的激励作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40-41
  • 5.2.3 利用思维图示逐渐提升小学生自我控制41
  • 5.2.4 利用游戏和任务发展小学生自我控制41-42
  • 5.2.5 建立高效的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42
  • 5.3 发挥家庭的影响功能,促使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42-47
  • 5.3.1 充分发挥父母榜样行为的作用42-43
  • 5.3.2 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让孩子体验“被需要”43
  • 5.3.3 尊重并悦纳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43-44
  • 5.3.4 注重母亲积极情绪情感的表达44-45
  • 5.3.5 调动父亲的积极性,参与家庭教育45-46
  • 5.3.6 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速,刘金花;儿童自我控制水平与父母管教态度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2期

2 宋辉,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谢立新;;要学会自我控制[J];初中生之友;2006年36期

4 程利;桑标;解希静;;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Z1期

5 张灵聪;自我控制的一种机制──平衡需求[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徐宏图;关于低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研究概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5期

7 丁海燕,罗艳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其制约因素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靖;;浅谈教练员临场情绪状态的自我控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周爱保;谢继红;青柳肇;;中、日、韩3—5岁儿童自我控制及其家长期望比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童成寿;;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苗;陈会昌;;儿童2岁时自我控制的特点及其对小学第一年适应状况的预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杨丽珠;刘文;;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于国庆;杨治良;;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与促进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拥军;;自我控制:一种有限的资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拥军;张力为;吴秀峰;;运动参与者的操作表现:自我控制的视角[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郭金花;梅松丽;;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及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魏来;王瑞琪;聂衍刚;;特质自控与自我损耗对自我控制失败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连成;;思维抑制与表达对运动员自我控制损耗的影响[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金欣俐;杨丽珠;沈悦;蒋重清;;癫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控制脑电差异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碧海;教师如何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N];天津教育报;2009年

2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系 但菲;自我控制与幼儿个性的发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王展;烦躁的自我控制[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詹文明;“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哲学[N];中国经营报;2005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优秀教师是如何“出炉”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3岁看老”有一定道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通讯员 谢明霞;湿疹,,自我控制最重要[N];家庭医生报;2006年

8 杨觅斯;良好品质靠养成[N];湖南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韩明华;流言蜚语只伤弱者[N];保健时报;2004年

10 ;当你遇到愤怒的学生(Ⅱ)[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武;手机使用对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拥军;自我控制损耗对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于斌;工作记忆能力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6 董春艳;他人存在及其自我控制行为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和平;重庆市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殷叶馨;大学生幸福取向与生涯适应力、自我控制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松;男性新兵特质应对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计丹洁;大学生学业拖延与自我控制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6年

5 黄薇;3-6岁幼儿自省能力的发展及对其自我控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李文迪;大学生强化敏感性、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勤为;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虐待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娜;企业员工自我控制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自悯的调节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印婕;自我控制对宽恕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唐英;初中生的心理韧性、自我控制与网络依赖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38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38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