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特色体育课程对霍小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特色体育课程对霍小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特色体育课程 体质健康 体育课负荷 体育学习效果
【摘要】:2014年北京市教委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贯彻习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的讲话及北京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重要部署。北京市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帮助中小学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高校参与这项工作简称为“高参小”。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参与单位,主要负责五个小学一年级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展工作,特色体育课程有少儿田径、体操、武术三个项目。“高参小”项目已经实施一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否有改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高参小”项目中的霍营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与未参与“高参小”项目的四根柏小学一年级学生分别经过一年不同的体育课程学习,一年后两种不同的体育课程体系学习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进行调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两个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课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体质健康:不同体育课程实施一年后,两个学校学生在肺活量这个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四根柏小学优于霍营中心小学。50米跑、坐位体前屈,跳绳这三个指标,霍营中心小学和四根柏小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霍营中心小学现状好于四根柏小学;BMI指数这个指标两个学校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两个学校差异性不大。(2)两个小学的教学内容的对比:两个小学都有武术,田径,体操三个项目的内容。但是霍营小学在教学内容上面更专业且更丰富,体育学习效果更佳。(3)体育器材:两所学校体育器材主要差别在于霍营中心小学有特色体育课程的特色器材,包括国际田联专门设计的一套少儿田径软式器材;还有特色体操课程的器材。这些为学生真正接触体育,学习田径,体操项目提供了很多帮助。(4)体育课负荷:学生体育课心率总的均值显示霍营小学的上课负荷大于四根柏小学,其中霍营小学少儿田径课负荷大于体操课,体操课的负荷大于武术课。(5)体育学习效果:两个学校的学生在健康行为、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等方面都都提高了,说明体育课程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提高幅度方面,霍营中心小学学生比四根柏小学学生提高的幅度大,说明“高参小”特色课程的体育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特色体育课程 体质健康 体育课负荷 体育学习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3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特色体育课程13-14
- 2.2 体质健康14-16
- 2.2.1 体质14-15
- 2.2.2 健康15
- 2.2.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15-16
- 2.3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概述16
- 2.4 体育学习效果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在关系16-19
- 2.4.1 体育学习效果16-18
- 2.4.2 体育学习效果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在关系18-19
- 2.5 特色体育项目对少儿锻炼价值的概述19-20
- 2.6 总结20-21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23
- 3.1 研究对象21
- 3.2 研究方法21-23
- 3.2.1 文献资料法21
- 3.2.2 测试法21-22
- 3.2.3 对比分析法22-23
- 3.2.4 运动负荷测试法23
- 3.2.5 数理统计法23
- 3.2.6 逻辑分析法23
- 4 结果与分析23-54
- 4.1 特色体育课程的介绍23-24
- 4.2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24-37
- 4.2.1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总评结果分析24-27
- 4.2.2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肺活量影响的分析27-28
- 4.2.3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50米跑的影响分析28-30
- 4.2.4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影响分析30-32
- 4.2.5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1分钟跳绳的影响分析32-34
- 4.2.6 不同课程背景下对一年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分析34-37
- 4.3 特色课程与传统课程上课器材及上课内容对比研究37-42
- 4.3.1 特色课程与传统课程器材的对比研究37-38
- 4.3.2 特色课程与传统课程上课内容的对比研究38-42
- 4.4 两个学校上课体育课负荷的调查对比研究42-44
- 4.5 不同体育课程背景下一年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对比研究44-54
- 4.5.1 学生健康行为量表统计结果分析44-45
- 4.5.2 学生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量表统计分析45-48
- 4.5.3 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统计结果的量表分析48-50
- 4.5.4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统计结果的量表分析50-54
- 5 结论与建议54-56
- 5.1 结论54
- 5.2 建议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73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井刚;吴宇薇;徐辉;;浅议民办高校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10期
2 袁亮晶;创办特色体育推进经济强市建设──台州市走体育兴市之路简记[J];中国改革;2000年10期
3 黄立新;抓特色体育赛龙舟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4 张振华;论中国特色体育的思想基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曾凡莲;;建设农村特色体育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1期
6 曾凡莲;;建设农村特色体育的便民健身活动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7 岳德鹏;张振华;;论中国特色体育的形成与嬗变[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8 张明兴;;靠山吃山:西藏登山特色体育产业[J];环球体育市场;2009年04期
9 鲍建伟;;特色体育乡镇的成因分析——以张家港乡镇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10 李克;;论中国特色体育发展思想与实践创新[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敏;江苏江阴——建好体育产业基地 打造特色体育名城[N];中国体育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柯杨邋实习生 曹爽;特色体育校园遭遇“特殊问题”[N];河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邹丽;依托山水 打造特色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雪颖;陕西省延安市—— 革命圣地的特色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1年
5 记者 严晶晶 通讯员 闻晓明;宁波北仑区校校有特色体育项目[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记者 田凤娇;坚持节俭原则 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体育盛会[N];伊春日报;2014年
7 王娟邋陈长丽;搞好全民健身 发展特色体育[N];开封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何静;特色体育“舞”动高原[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圆圆;高原开展特色体育 赛事带动全民参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周红松;河北唐山 校校都玩特色体育项目[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文朝;黑龙江省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年
2 叶衍青;北京市特色体育课程对霍小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王英;张家港市特色体育乡镇形成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吴建伟;江苏省农村特色体育乡镇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赵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定向运动特色体育课程的形成与发展[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6 彭威;湖南警察学院特色体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自发;集美大学航海专业特色体育课程开展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体育课程模块设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55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5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