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年鉴史学模式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4 02:11

  本文关键词:年鉴史学模式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年鉴学派 史学模式 中国教育史学 方法论


【摘要】:在扬弃19世纪兰克模式的基础上,年鉴学派在20世纪成长为西方史坛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模式,具有倡导总体史观、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和用问题史学取代叙述史学四个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作者单位】: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年鉴学派 史学模式 中国教育史学 方法论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课题(SK2014ZD021) 安徽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14NZX-100)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中国“‘教育史’学科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面临严峻的危机”。[1]造成这种危机的外部原因是中国史学危机所致,内部原因则是中国教育史学自身理论和方法上的缺失。梁启超指出:“一种学术之发达,其第一要件,在先有精良之研究法。”[2]巴勒克拉夫也认为:当代史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成宪,章小谦;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吴玉伦;教育史学评论的标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吴玉伦;教育史学评论的学科性质和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孙广勇;赵厚勰;;论教育史学学派及创立的必要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吴玉伦;;教育史学评论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郭娅;;论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肖会平;;教育史学的发展规律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丰向日;;关于“教育史学”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9 史静寰;延建林;;20世纪英美教育史学研究取向变化的回顾与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粟高燕;;论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和平;;教育史学功能及其内在三层次结构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周采;;美国教育史学的创立与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陈桂生;;“教育史学”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包国庆;;雷沛鸿的教育史学智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静;;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洪宇 华中师大教育学院教授;王炳照 新时期中国教育史学的领军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艳鸿;美国教育史学流派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28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28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