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志业:论教育家的使命
发布时间:2017-10-22 12:09
本文关键词:以教育为志业:论教育家的使命
【摘要】:使命源于教育的召唤,是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这种召唤蕴藏在教育之中,由教育本身所规定。成为教师是对教育召唤的回应,教育是教师的根本存在方式。这意味着教师是对神圣信仰做出承诺的人,他们以守护教育价值,追求卓越,关照他人的精神成长为志向。然而,在现代性的经济主义和发展主义背景下,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工具职能,以唯智主义和分数主义评价学校教育成果,放弃了培育心灵,促进精神成长,追求人格卓越的神圣使命。现代教育发生了价值偏离,教育的工具价值僭越了终极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本应肩负“育人”使命的教师却主动遗忘了使命。在教育现实中表现出对教育本真价值的无思,对教育目的的漠视,对教育责任的卸责。教师将教育视为谋生的职业或专业,而“职业化”或“专业化”去除了使命的正当性,教师的生活意义与工作相分离,道德追求与职业相分离。教师无法在教育生活中找到幸福,他们对教师职业产生了倦怠,缺乏教育热情,甘愿沦为平庸的教师。现实中教师的精神状态促使我们反思,教育需要什么?为什么专业化的教师依然无法摆脱精神的平庸?教育的现代性困境,教师的精神现状呼唤具有使命感的教育家。他们具有把教育视为天职的精神,教育是他们实现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方式。教育家是教师的典范,他们的优秀品质对教师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对教育家的使命的研究,旨在揭示使命是教师从事教育的精神动力,是教师能够自觉选择的职业理想。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教育的现代性困境的分析,从教育价值的虚无、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的工具化三个方面阐述现代教育的种种问题,进而分析现代教育中教师的精神状态,指出教师理性精神的缺乏和对教育本真价值的无思。同时,官僚科层制度的控制进一步导致教师精神的平庸化。通过上述分析指出教师早已遗忘了使命,自愿放弃了对教育价值的承诺。从而,促使人们召唤具有使命感的教育家来解决弊病,救治教育。第二部分,通过对比职业、专业、志业不同工作旨趣中教师的工作精神和人格特质,分析“职业化”和“专业化”所要求的专业伦理替代了天职伦理,说明教师缺乏承担使命的自觉性。从志业理想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教育家是具有使命感的人,教育家的使命为何,指出教育家的使命是自觉的理想选择,是对教育价值的责任担当。第三部分,教育家的使命的表现,进一步回答教育家应当具有怎样的品格,分别从教育家的教育美德、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家的使命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指出他们能够将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教育行动创造卓越的学校,重塑学校的精神气质;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共同体;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育家 志业 使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21
- (一) 为什么研究教育家的使命9-12
- 1. 理论之维10-11
- 2. 现实之维11-12
- (二) 研究设计12-13
- 1. 研究价值12
- 2. 研究内容12
- 3. 研究方法12-13
- (三) 相关研究综述13-18
- 1. 使命概念的研究13-14
- 2. 涉及使命的从教动机研究14-16
- 3 与使命有关的教师专业精神研究16-18
- (四) 核心概念界定18-21
- 1. 志业18
- 2. 使命18-19
- 3. 教育家19-21
- 一、现时代教育使命的遗忘21-29
- (一) 教育的现代性困境21-24
- 1. 教育价值的虚无22-23
- 2. 教育的功利化23
- 3. 教育的工具化23-24
- (二) 教师教育使命感的缺失24-27
- 1. 教师对教育价值的无思25-26
- 2. 官僚科层制度控制下教师精神的平庸26-27
- (三) 时代和教育呼唤具有使命感的教育家27-29
- 二、何为教育家的使命29-35
- (一) 专业化的局限——天职伦理抑或专业伦理29-32
- (二) 以教育为志业——教育对教育者的召唤32-35
- 1. 教育家的使命是自觉的理想选择32-33
- 2. 教育家的使命是对教育价值的责任担当33-35
- 三、教育家的使命的表现35-45
- (一) 教育家的教育美德35-39
- 1. 爱35-37
- 2. 智慧37
- 3. 勇敢37-38
- 4. 公正38-39
- (二) 教育家的教育思想39-42
- 1. 教育家思想的实践性40
- 2. 教育家思想的理想性40-42
- (三) 教育家的教育精神42-45
- 1. 捍卫教育本真的理性精神42-43
- 2. 矢志不渝的教育热忱43
- 3. 教育变革的行动精神43-45
- 四、教育家的使命何为45-51
- (一) 创办卓越的学校45-47
- (二) 成为道德领导者47-48
- (三) 建构教师共同体48-49
- (四) 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49-51
- 结语——教育使命的重建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廷福;;论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金生,
本文编号:1078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7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