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的“大学梦”——对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愿望的人类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迟疑的“大学梦”——对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愿望的人类学分析
【摘要】:教育愿望是教育主体对当下教育实践所指向的未来状态进行的主体性叙述与描绘。对随迁子女教育愿望的反思需将其置于具体社会文化格局中给以理解,并促进通过教育实现人生价值的终极意义。通过对北京一所随迁子女集中的小学及其社区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上大学"作为随迁子女及其家庭共同的教育愿望成为田野数据浮现出来的醒目主题,但同时在此主题下,发现另外一番并不真正在意是否能够"上大学"的弦外之意。那里的"大学"与教育科层制中的"大学",以及相关政策中的有关"大学"的精致话语体系有着不同的含义与倾向。面对随迁子女群体具有中国教育传统根基的"大学梦",政策制定者在以统筹资源、促进公平为出发点出台相应政策的同时,将政策术语以有效的方式,传播和嵌入随迁子女"大学梦"的认知体系十分重要。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随迁子女 上大学 教育愿望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SHB00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现实:随迁子女与教育愿望有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可以被视为中国流动人口不断在城市集中、聚居的社会现象在教育研究中的投射。《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0~17周岁流动儿童规模为3 581万人。其中0~14周岁的流动儿童规模为2 291万人。与2005年相比,20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2 刘谦;;“活”在田野——人类学表述与训练的典型场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年04期
4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年08期
5 邵书龙;;社会分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两为主”政策博弈的教育社会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李家成,李群芳;教育与产业的深层沟通和教育质量的生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吴兴华;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刘新刚;;《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哲学思想探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6 李立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王永年;关于剥削概念的理性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学娟;;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0 尹彩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湘辉;周发明;孙艳华;;“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天庆;;世界历史性、社会实践及自身——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存在论断想[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范元伟;;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之研究——来自上海公办初中学校的经验证据[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绘;龚欣;尧浩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及其解释——来自北京的调研数据[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东勃;;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两难困境[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子淮;人学视野中的信息异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广广;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保华;我国社区矫正的困境及出路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晓莉;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丽娟;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学习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常龙;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建阳;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卉;;“黑户”民工子弟学校“合宪不合法”吗?——试析《民办教育促进法》之立法失误及其补救[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刘谦;;田野工作方法新境界:实证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段成荣;吴丽丽;;留守儿童的一些新情况[J];红旗文稿;2008年07期
4 徐建平;于林夫;;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两为主”政策的再思考——基于对浙江慈溪市的考察[J];教育与经济;2008年01期
5 葛新斌;;“两个为主”政策:演进、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5期
6 葛新斌;;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6期
7 杨润勇;;新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8 刘义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年36期
9 北京决策研究基地课题组;马仲良;潘银苗;赫军;鹿春江;;调控北京人口规模的有效途径[J];前线;2007年02期
10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元;徐肇俊;;试析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贫困成因及其救济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龚红莲;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深圳“姚圩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查有感[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3 邱兴;以色列新移民子女教育的经验教训[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2期
4 李e,
本文编号:1078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7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