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设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设计分析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 翻转课堂 学习模式 考试评价
【摘要】:文章首先进行了翻转课堂学习系统的内涵剖析,提出其内涵是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富评价、富协作的教学流程翻转学习环境。进而提出大学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设计,从大学生机会探寻动机下自主学习意识、大学学科良构与非良构问题解决以及翻转课堂学习环境中知识内化过程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提出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下的高校学生考试评价的改革,即机会探寻动机下技术资源获取与观看下问题挖掘与理解的分析性报告、非良构问题解决思路的图式展现、基于富协作环境下学生小组合作的开放性任务测评等三种评价方式。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learning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at its connotation is based on student-centered rich media and rich evaluation. Th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process flips over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the university flipping classroom learning model, from the opportun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solving of good structure and non-good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in the overturned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examina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mode of flipping classroom learning. That is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the acquisition of technical resources and the viewing of the problem mi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port, non-good structure of the solution of the schematic display.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evaluation methods of open task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students' groups in the rich cooperativ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哈尔滨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新建地方高校课程考核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JG2013010401)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翻转课堂学习系统的内涵剖析自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为帮助某些因病因事无法按时到校上课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然后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上以供旷课的学生学习[1]。但意想不到的是,未旷课的学生也使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宏洁;朱峗;;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Namsoo Shin Hong;杜娟;盛群力;;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6期
3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4 缪茜惠;冯锐;;非良构问题解决教学——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5 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贤;;关联主义: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表征的新取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8期
2 张雷;张宏勋;;《化工原理》教学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2年21期
3 李娟;程静飞;程彬;;基于播客的课堂改革——“翻转课堂”[J];轻工科技;2013年04期
4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5 吴明微;;“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年07期
6 刘炜;;“少教多学”教育理念实践、局限及其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8 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9 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10 朱宏洁;朱峗;;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苏海丽;;浅谈翻转课堂在导游讲解技能培养中的应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成严;高峻;唐远新;陈德运;;基于层次分析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3 唐远新;陈德运;任相花;;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4 吴长伟;陈静;董树森;于翔;;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5 牟英梅;;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研究——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改革[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6 董静;;翻转课堂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士季;认知诊断视角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立华;非良构虚拟实验的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周宏燕;基于数学核心问题教学的不良结构问题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路艳;基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晓梅;中国(内地)教学设计研究30年:关键学者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玉璇;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姜雯;“颠倒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9 蔡燕华;美国强效学习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娄智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赖文继;;简论“翻转课堂”的价值[J];广西教育;2012年37期
5 王龙,王娟;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经验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关中客;;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5期
7 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12期
8 金陵;;萨尔曼·汗怎样走向“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9 王新新;;比尔·盖茨:美国可汗学院具有革命性的潜力[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04期
10 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媛辉;基于劣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四铭;王小敏;;网络环境下高阶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学习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11期
2 陈彭;黄伟进;袁晓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傅松涛;展示教育学习模式的科学建构──从外铄到内展的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J];教育探索;2002年04期
4 吴艳辉;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式学习模式及其应用探讨[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6期
5 吴艳辉;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网络式学习模式[J];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6 覃建军;网络图学习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7 何向阳,钟毅平;基于课题的学习模式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童文杰;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林沛;;优化开放教育学习模式的客观描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贺丽;;“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评价[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萌;;云计算及其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应用初探[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刘颖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及辅导的需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郭亦涵;胡桃;;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学习模式研究[A];OTT业务发展对通信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3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婉秋;;运用网络技术,创建“情境——探索”学习模式[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磊;;浅谈网络教学的学习模式、特点及发展方向[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卓玉;新学习模式的三大基石[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朱小蔓;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对教育的另一种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马朝宏;打造一个行动与研究的平台[N];中国教师报;2012年
4 记者 朱筱杰 通讯员 梁华清;经区教育局:追求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N];威海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粤学宣;江门推行“543特色菜单”学习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屠宏;网络学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爽;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江岩;自主型网络学习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肆洋;3G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凌雪;同济辅助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罗文娟;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体系化学习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志刚;基于网络环境下创新教育的学习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蔚;基于WIKI的专题学习小组的环境构建和学习模式的进化[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峻;基于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方振政;以思维展开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2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8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