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
本文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纵向分析近四年"国培计划"训前需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内卷化"困境,这表现在"较强的发展吁求"与"发展成效不明显"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在课程改革面前"群体性失语"是导致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可以从"重构农村教师身份认同"和"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发展路径"等方面入手,导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跳脱"内卷化"困境,以改善专业生态。
[Abstract]: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shows that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to some extent fallen into the dilemma of "internalization". This is manifested in two contradictory aspects: "strong development appeal" and "development effect is not obvious". "Group aphasia" in front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deep reason leading to this dilemma.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 identity "and" explore the multi-development path based on network platform "and so on." Guide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escape from the "internal" dilemm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ecolog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第57期)项目“电子书包内容资源之微课程研究(2015M570124) 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本与地位:农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实证考察——以A省16地市为例”(14YJC880060) 安徽省2014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精品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14jyxm75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5.1
【正文快照】: 石耀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200234余宏亮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博士后100081)农村教师队伍关乎农村教育的兴衰,农村教师研究一直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从“内卷化”视角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会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内卷化”困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君;;自我导向学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炎成;曾天德;;廉政教育: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着力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声平;杨晓萍;;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其重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3 韦旭瑜;;小学英语优秀教师成长的内在因素初探[J];成功(教育);2011年18期
4 申明;;教师:德育制度变革的主体[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5 申明;;论教师是德育制度变革的主体:实然落差与应然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张慧民;;“80后”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及其自我调节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15期
7 唐进;;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工作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调查与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4年01期
8 王平;;我国农村教师专业情感态度问题研究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3期
9 郭胜忠;连灵;;职业认同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可持续发展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4年05期
10 张金英;;农村顶岗实习支教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实证调查——以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祯玉;突围与自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祖军;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朱伏平;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侯小兵;认同与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身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李伯玲;群体身份与个体认同[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董向芸;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4期
2 陈敬朴;彻底的农村教育改革将是农村的二次革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蓝希瑜;杜慧;;赣南畲族传统教育颓变的原因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高存艳;成人教育哲学流派的自我导向学习观[J];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6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于翠翠;朱成科;;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内卷化”解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3期
8 蒋欣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继强;;“内卷化”概念新理解[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2 庞守兴;李书肖;;内卷化:教育的瓶颈描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6期
3 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孙远东;;“内卷化”机理与中国农村——以安徽一个小集镇的变迁为例[J];粤海风;2007年04期
5 张江龙;李益琼;;关系“内卷化”与价值观的建构——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9期
6 胡宝荣;;发展中的社会组织:内卷化及其超越[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2期
7 李棉管;;现代化转型与个体安全的内卷化[J];思想战线;2012年02期
8 ;内卷化效应[J];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13期
9 李锦顺;毛蔚;;乡村社会内卷化的生成结构研究[J];晋阳学刊;2007年02期
10 陈宁;;国家—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区建设:走向内卷化的权力秩序——基于对长春市J社区的研究[J];兰州学刊;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超;胡伟;;小城镇治理的内卷化与合法性危机:以官镇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2 廖慧卿;王壬;;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的内卷化趋势与发生机制——来自广州市3条街道的个案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资深媒体人 苏琦;走出刚性社会“内卷化”陷阱[N];华夏时报;2013年
2 李若曦;如何走出“内卷化效应”的怪圈[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何宏光;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东红;农民(工)城市融入“内卷化”特征、机制、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韩世强;乡村治理中的内卷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祖佩;基层治理内卷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金菊;社区中介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书肖;内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隐忧[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3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0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