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自卑心理分析及干预
本文关键词:基于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自卑心理分析及干预 出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引起初中生自卑的原因既有来自初中生的身体、性格、自我评价等内部因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影响初中生自卑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归因方式、心理防御机制、领悟社会支持。可通过加强自我整合功能正确认识自我、从认知方面改变不合理信念、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使用积极的防御方式、树立合理的目标增加成功体验五个方面进行对初中生的自卑心理进行干预。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puberty, the imbalanc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auses them to easily produce inferiority complex. The cau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are the body, personality,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internal fact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are also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so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attribution style,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From the cognitive aspect changes unreasonable belief, uses the correct attribution way, uses the positive defense way, sets up the reasonable goal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experience fiv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intervention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psychology.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的迅速发育,由于身体的发育让他们有种成人感,而心理的发展却未跟上生理的发展速度,这就造成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在埃里克森的发展观中,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自我的同一性,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斐;;大学生体貌自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关系[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纯,张宁;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3 樊召锋;俞国良;;自尊、归因方式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8年04期
4 杜宇;孙丽丽;;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5 董海婧;;警察归因方式问卷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7期
6 陈洁;;师范院校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的特征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丁凤琴;付卫玲;;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归因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3期
8 卢志铭;王国强;;网络成瘾青少年归因方式与非适应性认知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9 谭春生;郑淑荣;;归因方式与自尊的焦虑情绪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10 郝丙辉;吴家荣;;东北高校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学理论;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忠;邱炳武;施建农;林森;赵钰琳;;中学生抑郁与归因方式及家庭关系的相关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陈润龙;温忠麟;;人格对警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罗苏梅;王晓钧;宋金常;;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袁彦;杨玲;;中学生归因方式、自尊与内疚的关系——多元文化背景下甘肃省中学生道德情感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姚琦;赖凯声;乐国安;;内隐理论和归因方式对信任修复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国瑞;;大学生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朝阳;雷黄蓉;;中学学习不良学生的干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孔繁昌;周宗奎;;人际信任在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职校学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方式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琦;孙燕;贺婧;刘晓颖;;危机事件后个体户个性、归因方式对社会支持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桂英;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N];甘肃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王可晖;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聪;抑郁症患者归因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慧;散户股票投资成败归因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冒险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郝丙辉;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聂晓飞;大学生归因方式、焦虑水平及其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白崇鹏;初中生焦虑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莉敏;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王纯;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与归因训练在大学生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颖;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3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0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