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面向教师教育远程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接受扩展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5

  本文关键词:面向教师教育远程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接受扩展模型研究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 网络培训平台 感知行为控制因素 技术接受扩展模型(ETAM)


【摘要】:远程培训打破了传统培训形式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师教育远程网络培训平台若不能被学习者接受并有效使用,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是教学过程中对环境和人的双重忽视。该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本框架,引入感知行为控制因素,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各因素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证明各因素对使用意向、使用态度、用户满意和感知有用的影响,构建面向教师教育远程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接受扩展模型(ETAM)。
[Abstract]:Distance training breaks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 in traditional training forms. If the distance network training plat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can not be accepted and used effectively by learners, it is not only a waste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s the basic frame, introduces the perception behavior control factor, adopts the interview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the intention of using proved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on the intention of using, the attitude of using, the satisfaction of user and the perception of usefulness. Construct the extended model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for the distance network training plat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师网络教学个性化模型设计”(项目编号:W2012127)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4YJC88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培训正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广泛开展。网络培训打破了传统的面授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成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缓和了一定的工学矛盾。为了让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发挥更好的作用,目前很多研究都对网络培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云鹏;;终端用户计算机满意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6年23期

2 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苌刘;李兴国;顾东晓;钟金宏;;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网络订餐接受模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2 丁学君;;BtoC模式下移动商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J];电子商务;2010年09期

3 郭宇嘉;曹淑艳;;信用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J];电子商务;2011年11期

4 刘柯;廖荣靖;;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J];北方经贸;2010年12期

5 段钢;徐睿;;单机游戏数字发行平台中玩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3年04期

6 范宇峰;陈佳佳;赵占波;;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分享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4期

7 张亚军;张金隆;陈江涛;;企业内外部支持对ITSM成功实施的影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5期

8 宗威;吴锋;马超;;基于双因素理论的ERP实施成功认知差异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5期

9 李兴国;李慧慧;顾东晓;;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J];电子商务;2014年03期

10 杨聪仁;林巧雯;;儿童电子书服务平台使用因素探讨[J];出版科学;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岳;;我国信息技术接受扩展模型与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曾建光;王立彦;;ERP系统的实施、信息透明度与投资效率——基于中国ERP导入期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Yongbin Qin;Jiayin Wei;;The Study on Evaluation Module Architecture of ERP for Chemical Enterprises[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王月辉;王青;;北京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影响因素——基于TAM和TPB整合模型的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君华;面向搜索引擎的技术接受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闫培宁;电子政务流程再造中移动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怡文;组织在采纳信息技术前后的行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郑大庆;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郭峻峰;移动增值彩铃业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沁芳;电子商务用户信任影响因素建模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周涛;面向交易全过程的电子商务信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何德华;农村地区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和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刘磊;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的协作模式[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婵娜;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的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舒杰;政府内部办公系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洁;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创业意愿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沈俊媛;昆明地区自助加油站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阮超;网络购物者购前信息搜寻努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菊芳;顾客参与网络交易的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刘艳霞;信息系统服务接受行为模式研究:以唐山联通信息魅力服务为例[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陈瑶;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丽;消费者对移动应用商城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李迎雪;基于UTAUT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霞;具滋亿;;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近况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莫甲凤;;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高峰;;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方式的采纳和使用——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5 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0期

6 许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7 梁林梅;罗智慧;赵建民;;大学教师网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为对象[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叶俊民;王敬华;李蓉;周伟;陈曙;杨艳;;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型[J];计算机教育;2014年09期

10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才;构筑培训平台,开发人才资源——工商产业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几点思考[J];上海商业;2004年05期

2 吕贵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功能[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12期

3 赵光辉;;交通行业人才培训平台的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成笛;;对于企业内部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业务培训平台的调研及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年06期

5 鲁晓辉;轩璐;;基于云计算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台设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王宇;张乐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文教资料;2013年17期

7 马海超;赵晓菲;周宝宏;;高职院校搭建社会公共培训平台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8 余慧君;姚东海;;政校合作构建外贸公共培训平台的可行性——以鹰潭市外贸公共培训平台建设为例[J];考试周刊;2012年66期

9 赵光辉;;交通行业人才培训平台的内涵与定位[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何李标;;电大打造职业培训平台的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洪全;;消防专业技术广域网络教育培训平台[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梁永忠;张军;黄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播电视仿真综合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3 袁国斌;郑洪全;;论“消防监督员专业技术网络培训平台”在公安消防内网的应用[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翁飞;市经贸委积极搭建企业人才培训平台[N];闽东日报;2010年

2 记者 郭易楠;长宁构建三大人才培训平台[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胡明豪 陈文华;借梯登高拓展民营企业家培训平台[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4 特约记者唐颖;宁夏石化网上培训平台方便员工学习[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安徽拓宽非公人士培训平台[N];团结报;2013年

6 周智慧 刘和权 安徽省岳西县人社局;积极建立网络培训平台机制 大力提升就业技能水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7 记者 李冬妹;河北巴州联合搭建网络培训平台[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杨,

本文编号:1405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05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