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工具在协作学习中的影响——基于协作学习项目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 协作学习 图示工具 影响因素 经验调节 知识可视化 视觉认知 出处:《远程教育杂志》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关注图示工具在学习中的影响,通过调查图示工具在协作学习情境下的应用,了解影响学习者使用图示工具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先基于理论提出假定,再借用技术接受度模型之影响因素及其量表,依托中美合作的研究生课程进行调查,最后结合数据分析与理论分析得出结论。主要的发现有:影响学习者图示行为意向主要因素包括:任务相关性、产品质量、结果示范和感知有用性,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计算机娱悦性、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易用性。因素路径中尤以任务相关性对感知有用性的作用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的作用甚强;而在经验形成阶段,感知易用性对图示意向的作用比感知有用性显著,且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较强的作用。英语听说水平与图示工具的使用无显著关系。此外,对使用图示工具的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社群影响在同类研究中值得关注。
[Abstract]:In order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graphical tools in learn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ical tools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underst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earners' use of graphical tools and their role paths. Firstly, the hypothesis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ory. Secondl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its scale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raduate course of 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Finally, combining data analysis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earners' graphical behavioral intention include: task relevance, product quality, demonstration of results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With computer self-efficac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Perception of pleasure and ease of use. In the path of factors, especially the role of task relevance to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the effect of computer self-efficacy on perceived usability is very strong; In the stage of experience formation, perceived usabilit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perceived usefulness. Moreover, perceptual usability has a strong effect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level and the use of graphical tools. In addition,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use of graphical tools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Community impact deserves attention in similar studi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基金】: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于个人数字终端的信息化创新应用研究:资源、服务及应用实例”(课题编号:NCET-11-0140) 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以‘语义图示’实现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CA12002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的蓬勃发展,带来数字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现象:视觉途径与图像方式的广泛应用。可视化技术也成为适应发展与应用需求的主要技术之一。视觉文化与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要求教育技术产品与服务需要不断跟进与创新,以适应新环境下适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顾小清;付世容;;移动学习的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顾小清;权国龙;;以语义图示实现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3 高芙蓉;高雪莲;;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02期
4 赵建华;;课堂与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组成要素的对比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2期
5 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6 余亮;黄荣怀;;活动理论视角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华;尹世英;;课堂与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伍国华;李克东;;知识可视化教学应用的元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3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4 刘治民;;基于网络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11期
5 何倩;赵艳芳;吴骋;贺佳;;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年07期
6 刘焕;;基于CMMI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齐向华;何巍;;图书馆电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年03期
8 朱珂;刘清堂;;Sakai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8期
9 罗以洪;邵云飞;;基于TAM/QFD及TRIZ的新型墙体材料创新设计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3年04期
10 杨升;刘长勇;程仁贵;余文森;孟世敏;肖钟捷;郭磊;;采用认知标架的人机学习情境矢量化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岳;;我国信息技术接受扩展模型与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2 毕s,
本文编号:147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7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