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主义视野下卢作孚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本文关键词: 区域教育现代化 卢作孚 北碚 民生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卢作孚是我国近代贯彻民生主义思想以探索乡村现代化道路的先行者之一。他创办的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展露了经济现代化的无限生机,他开拓的现代北碚显现了城镇化建设的魅力前景,成功演绎了经济与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双重变奏。卢作孚在北碚的经济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共同旨趣均是基于民生立场,指向民生发展,开创了"实业·民生·教育"融为一体的区域现代化建设模式,是近代中国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典范。
[Abstract]:Lu Zuofu was one of the pioneers in carrying out the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modern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ad of rural modernization. The Minsheng Industrial Co., Ltd., which he founded, revealed the infinite vitality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The modern Beibei he developed showed the charming prospect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uccessfully deduced the dual variation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in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common purport of Lu Zuofu's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Beibei is both based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oin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t creates the region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mode of "industry, people's livelihood and education", which is the model of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region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学家群体的学术与生活研究”(13YJC880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2014M560614)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来兵;彭泽平;;卢作孚乡村民众教育建设实践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谢毓洁;评郑观应的商战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朱小会;;关于王国维选择文哲之学的审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4 沈素珍;;中国近代建设的伟大先行者——重温孙中山《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的演说》[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李中原;;中世纪罗马法的变迁与共同法的形成[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赵蕾;郝江波;;论五四文学论争中胡适角色的转变[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卢毅;;章门弟子与近代个性解放思潮[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8 孙希磊;;社会公德的制度性培育——兼论梁启超的社会公德理论[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高强,刘海玲;论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谭继东;近代西方思潮对青年毛泽东价值观念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卢家银;;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云立新;;孙中山开放思想的当代诠释[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德宏;;中国现代民众研究述评[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可园;齐卫平;;社会转型期提升执政党政治沟通能力研究[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迪;王韬改革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3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5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胡丽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燕玲;早期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重来;难能可贵的超前思考——试论卢作孚教育思想与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鸣鸣;二十五年来卢作孚研究述略[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不能不识卢作孚[J];源流;2007年08期
3 黄虹;;卢作孚的近代化社会改革及其效应[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4 袁智;卢作孚的成功之路[J];中国职工教育;1994年03期
5 周鸣鸣;卢作孚与中国现代化研讨会在渝举行[J];重庆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6 卢晓蓉;严家炎;贾晓明;;卢作孚和他的“教育救国”[J];江淮文史;2014年01期
7 余世存;;大富无私的卢作孚[J];新世纪周刊;2007年16期
8 ;船王父亲卢作孚[J];新世纪周刊;2007年10期
9 卢国纪;欧阳海燕;;卢国纪:父亲卢作孚[J];新世纪周刊;2007年10期
10 吴洪成;郭丽平;;卢作孚 现代实业家的教育救国梦[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义兵;;卢作孚早期的教育实践活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苟翠屏;;民国时期乡建运动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卢作孚乡村建设述论[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刘重来;;就卢作孚乡村建设成效论其社会改革思想——从卢作孚的“微生物论”说起[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4 田方舟;;卢作孚北碚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思考和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辉;重庆纪念“中国船王”卢作孚诞辰110周年[N];中国海洋报;2003年
2 朱宗震;实业家卢作孚的理念[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3 刘重来;“民国乡建三杰”之一卢作孚的悲壮命运[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汪静赫;一代船王卢作孚[N];中国企业报;2011年
5 张维华;《卢作孚箴言录》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张劲松;人间哪得卢作孚[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7 程晓刚;不应被遗忘的卢作孚[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记者 夏婧 实习生 杨晨;纪念卢作孚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举行[N];重庆日报;2013年
9 章仲锷;卢作孚:不应该被遗忘的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黄振亚;对《〈长江大撤退〉若干史实正误》一文的正误[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静;卢作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孙昭锋;卢作孚与中国企业管理的近代化[D];山东大学;2008年
3 吴红英;试论卢作孚的近代化思想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来兵;卢作孚北碚乡村教育建设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6 陈雍倩;卢作孚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郭丽平;现代教育家卢作孚的事业与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曾小敏;卢作孚与重庆城市现代化(1927-1937)[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4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4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