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微探
本文选题:大学生 + 自我认知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5年05期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的网络生活和网络交往模式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带来重大影响;反之,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自我认知和心智模式势必反作用于网络道德。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空间责任感,研究了心智模式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心智模式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路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venient network life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mod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deals, beliefs and moral qualities. On the cont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network activities. Its self-cognition and mental model are bound to counteract network morality.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cyberspa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auses of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behavior under the mental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mental model.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组织部;
【基金】: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机制及平台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冉;;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年02期
2 张莼波;;大学生心智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J];学理论;2013年3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莉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难题及对策试析[J];学理论;2014年30期
2 黄永林;张武桥;;对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回顾及展望[J];新闻界;201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梦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婷;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引导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艳华;;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特点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1期
2 何小纪;;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J];广东科技;2012年15期
3 梁文彩;;大学生完善心智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4 曹艺,吴治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5年01期
5 言意文;;德育之本 育心为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科技视界;2012年27期
6 舒卷;;“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成因及文化育人机制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志燕;谢延洵;;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徐慧平;;浅谈青少年网络道德观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09期
3 苟卓林;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张洪涛;;谈青少年网络道德观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吴沛东;网络文化与学生网络道德[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2期
6 刘婧;新时期网络道德维护机制刍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马秀麟;李葆萍;;从青少年网络道德视角看教育信息化的责任[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5期
8 徐学英;;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4期
9 田必春;;我国青年网络道德问题探析[J];人民论坛;2013年05期
10 汪昌权;;个体网络道德叙事研究[J];现代视听;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志;;浅谈青少年网络道德观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2 徐静;曾菁惠;吴姝欣;张元灏;;青少年同伴交往、自尊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陆士桢;构建网络道德 营造青少年健康发展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高靓;补上网络道德这一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培峰;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丹丹;提升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素质对策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文学;未成年人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俊卿;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陈扬;论儒家“慎独”思想与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3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87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