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机制
本文选题:泛在学习 + 泛在学习环境 ; 参考:《学术探索》2015年09期
【摘要】:泛在学习是泛在技术支持下的新型学习理念,其核心目标在于为学习者营造一种智能化、泛在化的学习环境。而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其最为核心的要素,因此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确保泛在学习效果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泛在学习环境构建的基础上,详细阐释了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机制。强调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通过学习共同体内学习者的学习交互,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Abstract]:Universal learning is a new learning concept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Its core goal is to create an intelligent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learners. In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learn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so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community is the key problem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ubiquitous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earning community in detail. It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construction of learners' knowledge through learning interaction within the learning commun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mmon vision.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杨现民;余胜泉;;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音;;网络学习中共同体学习策略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9年18期
2 马小琪;;泛在学习驱动下泛出版概念形成及对业界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7期
3 彭茂辉;李周航;崔璨;;名校与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联动项目管理策略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4 付海东;;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中的技术支持[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孙海英;马良;;CSCL中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与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王广新;;教师引领BBS论坛讨论活动的角色行为评价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7 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8 李彦忠;孙少坤;肖新华;赵大有;;泛在学习数字化资源技术标准的设计原则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9期
9 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6期
10 吴明超;;泛在学习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廖红;韩景红;;基于科技馆的泛在学习——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张霄;李玉琦;;基于信息增强的混合知识结构云教学模式研究[A];中国梦·航空梦—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首届中国航空科普教育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莉娜;;移动学习资源的微型化设计模型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连召;;泛在学习国内文献研究综述[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晓东;普适学习系统中的情境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京靖;基于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及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喜花;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张龙;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及应用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冯世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群;以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绍南;泛在学习环境下的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共享机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贺培振;普适计算在煤矿通风网络解算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仝艳蕊;;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和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2 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3 梁瑞仪;李康;;若干学习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4 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5 高丹丹;张际平;;技术给学习带来什么——从e-Learning到u-Learning[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6 徐方;;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艺术课程发展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数字音频课程教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祝智庭;黄景碧;王觅;;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8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9 毕建欣,张岐山;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4期
10 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李艳燕;基于语义的学习资源管理及利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晶晶;基于Podcasting的数字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惠贤;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3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4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5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6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7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8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56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5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