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31 07:32

  本文选题:学校德育 + 儒学价值观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1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为彰显其教育特色,将儒学价值观作为新加坡的精神之本渗入学校道德教育,并根据时代特征和德育任务,从政策导向、课程设计、教学培训、社会联动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确保儒学价值观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国民精神的有效塑造。这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带来启示:构建融合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教育链和保障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创建家庭、学校、社会协作机制的教育网络。
[Abstract]:From the 1980s to the present, in order to show its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Singaporean government has taken the Confucian values as the spiritual basis of Singapore to infiltrate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moral education tasks, from the policy direct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linkage mechanism ensures 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 values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ive shaping of national spirit. This brings enlightenment to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school education: construct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integrating core values, establishing spiral education chain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mak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Create an educational network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collaboration mechanism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大学教育学院;西南大学;
【基金】:2012年度广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金项目“新加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项目编号:JD201216) 广西中国—东盟研究院项目“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G201405)研究成果
【分类号】:G5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新民;;从哲学逻辑和时空语境双视角看价值理论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新民;;哲学逻辑的模态认知与本质主义关系探析[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2 吴新民;;时态逻辑与时间思想的语言哲学维度[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吴学国;;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时间与存在[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吴向东;;存在论的变革与价值概念的解释[J];学术研究;2011年03期

5 高来源;;科学向价值领域的跨越:实践超越的可能——以杜威实践哲学为基点对科学与价值关系问题的分析[J];哲学动态;2011年07期

6 董慧;;空间、生态与正义的辩证法——大卫·哈维的生态正义思想[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7 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鹏;;新加坡:教育加速经济转型[J];科教文汇;2005年Z1期

2 魏春洋;杨晓龙;;宽容、开放、务实的新加坡教育[J];世界文化;2007年08期

3 张谊冬;陈怀勇;;新加坡政府导向的教育经济价值观[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

4 ;新加坡教育将以价值为导向[J];教育与职业;2011年31期

5 王勤;新加坡的教育发展与改革[J];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05期

6 黄建如;;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1987年01期

7 ;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8 陈家生;培养人才 发挥潜能──新加坡教育状况印象谈[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9 郝宏桂;略论新加坡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李惠娟;;新加坡教育的感悟[J];教书育人;2006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延昭;;教育新模式,共促新发展——新加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孔剑;;浅谈新加坡本科光电课程教育[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汤洁文;;在审视中思考 在思考中奋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5 贺圣达;;儒家学说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郭伟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透视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虞峰;;浅谈淡马锡经验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啸天 编译;以色列加入“进口”新加坡数学教育行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奚正东;双重认证护航中国留学生[N];成都日报;2007年

3 刘妮;沈阳与新加坡合作渐入佳境[N];沈阳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戴兴海邋记者 双生;南京与新加坡教育“深度结亲”[N];南京日报;2007年

5 见习记者 陆振华;新加坡的“官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奚正东邋本报记者 宋舒娟;新加坡大学任你选[N];成都日报;2008年

7 新加坡特派记者 刘禹兵;新加坡教育的国际地位居前三名[N];今日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石镇;新加坡以顶级酬劳吸引全球人才[N];西部时报;2009年

9 记者 黄颖;把成都与新加坡的交流合作推向深入[N];成都日报;2010年

10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胡乐乐;新加坡教师信约发挥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锦文;中医学在新加坡的历史现状研究及其前景展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寿清;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新加坡教育[D];云南大学;2010年

2 乔文华;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构建及其与现代化关系[D];西北大学;2009年

3 杜文玲;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路径比较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4 林婀苗;美国、日本和新加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因素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戴慧;存在主义视角下《饭碗》的生存主题分析[D];广西大学;2014年

7 高婷;中国、新加坡学校德目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邹瑞睿;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朱小明;论新加坡小学的华文成语教学[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曾明鸣;提升质量:近十年来新加坡学前教育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8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58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