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收敛性

发布时间:2018-06-07 13:52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投入 + 县际差异 ; 参考:《教育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利用1999至2007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异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县际差异总体上在不断扩大,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省内差异占60%左右。多数省份的省内差异在这一时期内呈现扩大趋势。GIS分析显示义务教育投入的空间格局一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凹陷结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殊的人口与自然地理环境推高了义务教育服务提供成本。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和中部地区,1999-2006义务教育投入不存在收敛性。空间差异与收敛性分析为制定义务教育均衡政策提供了一些启示。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more than 2000 countie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07,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trend of the difference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put between counties in China. The overall difference between counties is increasing, and the results of Terre index decomposition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within the province accounts for about 60%. The analysis of GIS shows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vestment has always been a "high middle low" concave structure.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the "Hu Huanyong line" west of the per capita budget education costs have always been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 The special populatio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est of the Hu Huanyong line push up the cost of provid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ervices. In the densely populated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there is no convergence in the investm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between 1999 and 2006.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difference and convergence provide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making the balanced polic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基金】: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一般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县级地区非均衡发展研究——基于地理空间的分析(Inequality across Counties in China:A Geospatial Analysis)”(项目号:455811)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资源利用及配置不均衡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桐;;城乡义务教育物力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2 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3 丁延庆;;中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支出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4 付尧;;我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研究——以调整价格的人员经费支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三福;;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8期

6 唐素琴;;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以新晃县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杨莉;王传毅;;社会分层、利益群体联盟与地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之不均衡——基于扎根理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8 丁延庆;;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J];北京教育(普教);2012年10期

9 付尧;袁连生;曾满超;;我国义务教育人员性投入价格指数的构造与应用——以城镇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2期

10 郭玉清;;技术内生化、长期经济增长与财税政策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丁延庆;;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兼及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统计迷雾”[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远伟;;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的省际数据分析——兼论“教育中部塌陷”现象[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付尧;;我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研究——以调整价格的人员支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候玉娜;;县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研究——基于广西省十三区县初中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勇;钟晓军;李剑富;;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习凡;重点中学精英式再生产机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王泽彩;财政均富:中国财政体制目标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传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昕;财政分权视角的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9 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翠翠;江苏省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曲乐;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晓明;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谢美清;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需求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英;江苏省义务教育投资差异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海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靳园;我国义务教育的区域性不均衡状况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谌彦;大连市义务教育投资不均衡问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里;中国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的公平性分析与政策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蒋晓亮;江苏省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鸣和;市场经济与教育财政改革[J];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向赤;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加大义务教育投入[J];人民教育;2003年19期

2 李放,徐洪林,陶雨花;农村税费改革前后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9期

3 李成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确认与增长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4 姜玉中,曾庆忠,李儒智;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年10期

5 戴晓明;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04期

6 杨建松,吴亚卓;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64期

7 杨在辉;浅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问题[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8 肖军虎,侯晋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0期

9 赵文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4年20期

10 郎君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确认与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确保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策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2 闫建璋;董新良;;对农村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的再思考——以山西省某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现状调查为个案[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蓉;;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之公平性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总第6期)[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牧秋;切实保证对义务教育投入[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白月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要“大”也要“小”[N];中国财经报;2014年

3 罗建国 张汉东;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N];安徽日报;2003年

4 记者 翟博 唐景莉;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孙军;青岛: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潘剑凯 王光荣;优先解决贫困县义务教育投入问题[N];光明日报;2003年

7 记者 汪明福;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改革任务完成[N];眉山日报;2006年

8 赵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义务教育投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吕扬;我省6大举措确保义务教育投入[N];陕西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任丽梅;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五年前增加了1.9倍[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传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张建希;中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黄庆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锐;中国义务教育投入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沈光天;“以县为主”—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艳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何奕霏;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中政府责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赵芳卉;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香汉;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董国红;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1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91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6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