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cultu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li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cultural value. The essence of the valu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al culture lies in what sense modern people are cultivat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what kind of modern life style is shaped by education. The basic belief that education shapes one's way of life reflect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tradition. Fac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on the one hand, it must be based on the basic value of culture, which determines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up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cultures, so that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is not only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but also an organic part of the world's cultur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原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资助项目(ZD1303)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6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4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10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琴花;上海市部分初中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文化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之路[J];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2 谈建成;对西部农村文化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杨新玉;在文化的交融中走向文化现代化[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4 刘丽红,苗彩霞;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现代化的历史使命[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郭尚兴;;中西文化现代化轨迹比较及其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张国栋;;论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特性[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周建标;;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典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叶南客;李惠芬;;城市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水平实证评价——以南京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郝秩川;法律文化现代化三题[J];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10 韩震;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起点[J];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伯益;;现代化,不能没有文化现代化[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炳炎;;经验文化现代化[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曾昭耀;;文化现代化必须要解决一个如何学习外国的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胡伟略;;关于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夏振坤;;文化现代化反思[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任慧;;试论传统性对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始发;;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飞乐;江正奎;;新现代性:探寻文化现代化的内在精神[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佐;;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梳理、创新、博采众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尚兴;;中西文化现代化轨迹比较及其影响[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淼;“兼容并蓄”才有文化现代化[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 格勒;西藏文化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N];西藏日报(汉);2014年
3 记者 周福志 通讯员 徐超;两岸研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N];团结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宋广玉;南京应加快建设文化现代化名城[N];南京日报;2012年
5 南京大学教授 张光芒;打开文化现代化的另一扇窗户[N];光明日报;2014年
6 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 朱小丹;广州要率先实现文化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坤民;用现代化再创中华文化辉煌[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张俊峰;文化现代化的理性自觉[N];光明日报;2001年
9 刘正武 浙江省湖州市委党校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吴文化传统及文化现代化[N];无锡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淼;中国文化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七[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瑞君;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魏晓波;论当前我国文化现代化建构问题及其优化途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栗娜;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构建[D];河北大学;2012年
3 刘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现代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辉明;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律文化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雪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梁同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现代化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孟笑飞;文化现代化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3年
8 王晶;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2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