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群教学中的群体知识建构过程及效果研究——以“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
[Abstract]:Weibo community has become a new choice for many educators to chang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By selecting the microgroup of "New Media Research" as a case,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way, process and effect of group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in micro-group teaching, the learners use interaction as the means and topic as the guide to construct the group knowledge, and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tudents are in the core posi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hanges from disorder to order. However, due to the students' different interests, the piecemeal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lack of teachers' guidance, the group construc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stage of meaning negoti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chaotic and the result of construction is difficult to form a system.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create a good group atmosphere, strengthen the role of core members, guide margina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intervention to help students to construct a perfect knowledge system.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国家级青年课题“‘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影响及其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CA11010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省优势学科建设”(苏政办发〔2014〕3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升;何珍珍;李勇帆;;微群及其在微学习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2 朱晓菊;;教育类微群知识建构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3 赵秋锦;王帆;;教学应用型微博社群中的学习参与实证分析——以新浪“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4 王帆;;微时代弱耦合式协作学习原理与个案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9期
5 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6 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7 贾茜;陈晓丹;;社会媒体研究评述[J];情报科学;2013年08期
8 张豪锋;杨绪辉;;教育微博社群中首帖质量的分析与对策[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2期
9 王帆;张立荣;;高校官微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5期
10 张豪锋;杨绪辉;;微群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升;何珍珍;李勇帆;;微群及其在微学习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2 杜敏;黄安心;;学习共同体中助学者视角下的远程教育调查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杨哲;;基于微媒体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黄璜;;微博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影响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4年09期
5 焦微玲;王正艳;;在线购物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0期
6 余剑波;;在K12学校环境中MOOCs存在的隐忧与愿景分析[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年01期
7 关宇清;;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9期
8 赵秋锦;王帆;;教学应用型微博社群中的学习参与实证分析——以新浪“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9 石闻悦;;“新东方”教育微博传播效果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年12期
10 陈琳;陈耀华;郑旭东;李振超;;智慧教育 中国引领[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玉玺;“遗传与进化”数字化学习系统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曦;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白冰;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唐烨伟;初中物理网络学习空间模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国华;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晓波;中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郭晓枫;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角色设计及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欢;中国高校官方微博研究报告[D];重庆大学;2013年
6 张行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任晖;我国高校官方微博的信息传播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8 官红严;高中三角函数样例设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隋s,
本文编号:2475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7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