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信任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途径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学生学习障碍问题实证研究——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13YJC880048) 南京财经大学党建课题(DJ20134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阎光才;;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4期
2 徐贲;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伟;;人的教育:超越假设的世界,迈向意义的世界[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2 白春阳;安文军;;论社会信任的本质[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唐庆鹏;康丽丽;;价值、困境及发展:社会治理中的政府承诺机制析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丁香桃;;信任与秩序: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那瑛;;常人宗教与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J];理论探讨;2012年03期
6 刘昱;;从公共治理视角透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问题[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王通;;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信任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倪智明;王伟;;信任的现代语境及其价值探析——兼论高校后勤企业管理[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蒋红军;;变革时代的制度张力——再读《单位身份的松动》[J];广州公共管理评论;2014年00期
10 姜晓平;陈滔娜;;解读杜威教育理论中的“民主”内涵[J];学海;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茵;突发事件信息变异与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宋娟;制度弹性空间与秩序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4 李晋;员工—主管上向信任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晓欣;郑州市医疗行业顾客信任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樊新建;行政承诺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3 苗科奇;诉讼调解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张静;信任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7年03期
3 郑也夫;中国的信任危机[J];新闻周刊;2002年2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志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8期
2 于微微;徐斌;李震;;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培育途径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2期
3 汪素娟;周寸飞;;研究生学校归属感的培育途径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刘书林;素质的概念与21世纪青年人才素质的结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刘振亚;;试论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22期
6 范洁波;;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J];高教探索;2013年03期
7 沈越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和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7期
8 黄正斌;黄晶;;教师健康心态的培育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12期
9 曹化勤;;大学生和谐意识培育途径的研究[J];大家;2010年10期
10 吴国平;大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主要障碍与培育途径[J];教书育人;2001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郭华 翁丽娅;贫困地区农经协会培育途径和措施[N];中国社会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巍;我国海洋社会组织的培育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徐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理构造和培育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钟鹰;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竞争优势培育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漆尝花;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培育途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2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32862.html